……
此时桃花洲上,皎月西移,清风阵阵,东方天际已染红霞。
竹林中三万余白衣士子聚集,依着书院、学派、籍贯,纷纷落落聚在一起,跪坐在珍宝斋提供的蒲团上做出论道之态,静待王宇到来。
天际朝霞再盛,清风也急了三分。
一道声音宛若九天龙吟,在人群中炸裂。
『大宋老朽了!』
只一句话就让众人肃穆。
又听得呢喃在耳畔响起,“病患尚可医,老迈若耐何?”
那是王宇的声音,声量不高,却在雄厚内力加持下响彻竹林上空,如惊雷席卷众人耳膜直抵心底。
时至今日,在宣和天子“英明”指挥下,文明璀璨的大宋正在向着深渊滑落,有识之士扼腕叹息却无可奈何。
王宇一句话直接戳到了众人心窝子里。
就在众人揪心扼腕时,王宇声音再次传来。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
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不提王宇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千古雄文『少年中国说』警醒世人,便是人群中有如颜渊、陆海峰、左公佑、卢峰等各大书院院长、宿老者,在千年雄文面前亦不觉冒犯。
众人知道这是以人喻国,在浩瀚学海前,纵然皓首图经、须发斑白亦可为稚子、小学生。
众人屏气凝神,侧耳细听,又闻王宇道:“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
夫国者也,何物也?
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
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王宇之言既出,众人头皮发麻,隐约间只闻竹叶沙沙摩擦声,不闻万人呼吸声。
王宇又道:“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
故尧舜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
听着王宇将国家从尧舜到现今的分类,一众宿老目光如炬,颜渊更是心中巨阵,盖因王宇不仅提到了尧舜,更提到了孔子,将孔子与两位人王并列,纵然一众士子接受了“新儒学”,心中亦感安慰,二十年间,在场众人,谁不是孔圣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