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怎么操作?
建议诸位商量一个稳妥、切实可行、适用于自家的办法出来。
每个人不妨想一下,若你们自己是一国宰辅,面临国外异族寇边,国内世家豪族兼并土地,平民无立锥之地,流民揭竿而起,烽烟四起之时该如何应对?”
这是屠龙术。
众人沉默,王宇的话虽少,却真诚,他们知道,自家的小家小业是扛不住帝国上层折腾的,必须以更高的视角看问题,了解对方所想,从而给自家谋取一条出路。
策动士大夫阶层也就是地主阶层自身发生变化,而不是号召贫民揭竿而起,原因很简单,王宇不会背叛自己所属阶级,王宇属于既得利益者。
另外一个朴实、质朴的原因是,时代不允许,社会不允许,民众所受的教育和自身觉悟不允许。
这个时后,王宇说要打土豪、分田地,没准还未成事,就会被一群被愚民教育千年的小民百姓举报送官。
汉末太平教、清末太平天国,即便用了宗教蛊惑人心,仍旧输得一塌糊涂,盖因就是脑子有屎,看不清华夏大地从来都是多家道统覆盖之所。
便是此时,王宇创建的天道组织,也在黑暗中猥琐发育。
但这不代表着大宋不能变革。
大宋的读书人纵然爱钱,却还知廉耻,还有为国死难、为民族尽忠的气节。
这一点与明末把持朝政的东林党人完全不同,那帮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官僚怪物,没有什么不可利用,没有什么不可交易。
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的大宋灭亡时,发生过十数万读书人赴海死节的惨剧。
那些人都是种子,对华夏文明忠心且敬畏的种子,在那之后,崖山之后的时代,沉沦了六百年。
现在,年轻士子爱国心是有的,他们又经历了王宇多次熏陶,也是愿意开眼看世界的。
同样的,王宇让他们把自己作为一国宰相,去解决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的土地兼并问题,并给出了产业升级的出路,一定会让出身地主家族的士子们分裂,一部分成为新兴的工商产业代表,一部分依旧会因循守旧,守着几亩田地收地租。
时代在发展,守着田地收地租的,终将沦为被昔日同年耻笑的泥腿子、乡巴佬,而那些勇于探索、尝试的,则会成为新兴的实业大亨、资本家。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先知,王宇正在小心翼翼的将一头名叫“资本”的怪兽放出。
历史证明了,固然资本这头怪兽有各种龌龊、残酷、黑暗,但即便在王宇穿越之前那个时代,资本建立的国家,依旧是世界最强大的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准依旧需要让后起者追赶。
当然,既然知道资本唯利是图的秉性,以及为了纯粹追求利润带来的罪恶,王宇也是做了很多的。
比如,为了避免万恶的资本家无情的剥削可怜的工人,王宇早就在自己控制的金陵工坊中制定了最低收入等级。
一个成年男子,只要努力工作,哪怕天赋、学识不堪,养活四口之家不成问题。
同样的,在王宇影响下的所有工坊、商业、金融体系,也会对合作方有同样的要求。
理由很简单,每日能赚一贯钱的工匠技艺必定是每日只能赚10文钱工匠百倍。
因此,不同收入等级工匠制作出来的同类零部件,收购价格也不同。
这就迫使新兴的工坊主们,为了自家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对自家工人必须大方。而产业工人家庭有了银钱,又会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让工坊、商铺赚到更多的钱。
这个道理,王宇在讲述产业升级时,提了不下百余次,已经潜移默化的植入众人心中。
……
士林聚会结束第五日,王宇轻车简从去往甄家路上。
“张兄果然好见识,想出如此避税之法,把邦国墙脚挖的山响。却不知,你不交税,我不交税,国朝从哪里寻得钱财养兵,保卫张兄家的产业不被异族、流民抢了去。”
有人在冷嘲热讽,张子琪也不着恼,“某只是提出了各种避税之法,诸位年兄既然是秉政者,自然可以想想要不要以律法堵上这些漏洞,抑或堵上哪一些漏洞……”
张子琪淡然笑道:“先生说,合理避税也是一种本事,所谓法无禁止皆可行!”
众人哄笑,士子们在士林大会之后并未急着离去,而是玩起了角色扮演。
这其中扮演宰府者有之,扮演将军者有之,还有扮演翰林老爷的,一张嘴怼天怼地四处乱喷,整个一搅屎棍,做事他不行,捣乱第一名,把一众清流的脸面都丢尽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时至今日方之朝中诸公不容易!”
有士子感慨,“万事急不得,我等一步步来,既要家中老父不跳脚,也要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国柱兄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某却是要回乡躬行了。”有人站出来冲众人告辞。
“陆兄不随某一起回去?”李善招呼乡党。
陆明道:“先生当日只说了该如何产业升级,自身面临的灾祸却提也未提,某听闻有些人想要图谋金陵。”
这话说的大家心中沉重,大家也知道他在说谁,汴梁城躺在龙椅上的那厮,当真不为人子。
站起身,环视了众人一周,陆明道:“某这一次想要从军,既能护持先生,亦能保家卫国。”
“陆兄文武双全,当如是也!”
“某与兄同往西郊大营报名!”
“某却要回乡发动乡梓,产业升级,编纂团练,待有事时,与诸位勠力同行。”
有准备在正面战场硬扛的,有准备打入到敌人内部,紧要关头发起背刺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每个年轻士子脸上洋溢着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这是汴梁衮衮诸公所不曾有的。
……
一场士林盛会,王宇并未提及汴梁流血夜,也未曾提到与汴梁之间关系如何,只是一个产业升级,让北迁的家族从各地买地的彷徨中抽离出来,投身工商业,掀起了工坊热。
人需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后世华夏以同样面积的人口能够养活14亿人,此时,苏杭熟半天下的烟雨江南,也能支撑起不到2亿人口的大宋。
效率的提升,同样一块土地比以往养活更多人,不见贫困,反而越发繁盛。
可以说,在王宇的影响下,整个江南,除了被方腊窃据的杭州等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步入快车道。
大家都知道,在遥远的帝国北境盘踞着一群豺狼。
大家也知道,在汴梁有一位不靠谱的皇帝。
大家更知道,只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自家奋起勃发,才能保住华夏血统,炎黄血脉。
每一个人都在全心全意的投入,或从军、或经商、或奋起读书,都在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