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已来到这个位面第八天了,可那主角卖参的剧情却还没开始,不过这些天的学习,顾易对中医研究越来越深
兴趣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在中医知识的海洋里。
顾易过来一下,这是林宝德的声音
顾易还是挺尊重这位老中医的,于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他的面前。这是我给一位病人开的药方,你去抓药给他。
好的顾易接过药方仔细看了一遍不好。有问题要不要提出来万一惹得林宝德不高兴把我赶出去。等等这又会不会是他在考验我的医德医术。
额师傅这方子有问题恩顾易只是恩了一声、
这是什么意思赞同还是反对这还是在考验吗。顾易心道
顾易决定豁出去了,:“师傅您这张药方上该用麻黄的却用了麻黄根,这二者为同一植物不同部分,但药性药效却大不相同。”
是么你说说看林宝德道
麻黄者麻黄科植物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根却是其根部。前者发汗、解表、散寒、平喘、利水,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水肿,支气管炎等症。前者味苦性温,后者味甘性平,能涩汗。用于自汗、盗汗、多汗。两药为同一植物不同部分,其功能就有发汗与止汗之不同。
“看来这些天的医术药理没白学不错在中草药这个大家族中,有很多中草药成员名字相近,单说那纷繁的中药名,就蕴含着无穷的妙趣。然而,这纷繁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那似是而非的近似药名,但功能却天差地别,很容易就被误买误用。”林宝德一脸严肃的说道
“比如说黄连和胡黄连:前者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是人们所共知的苦口良药,性寒,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可用于热病、止热痢、热盛心烦、湿热痞满、肠炎呕吐、目赤肿痛、痈疖疔疮。后者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能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多用于阴虚潮热、湿热下痢、肝热目痛、痈肿疔疮、痔疮疳热等证。虽两者同为清热良药,然黄连清实热,胡黄连则退虚热,一虚一实,迥然有异。
柴胡与银柴胡:前者味苦辛、性微寒,有和解表里、疏肝开郁、升阳举陷之功效,是舒肝、和解类方剂的主药。柴胡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胀满、疟疾、脱肛、**脱垂、月经不调、肝热目赤诸症。后者味甘性微寒,为清虚热、清疳热、凉血之剂,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积发热等症。其药材来源亦有别,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的根,银柴胡则属石竹科植物。
桃仁与胡桃仁:前者为蔷薇科植物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性平,有活血、祛瘀、润肠之功效,多用于闭经、痛经、腹部肿块、跌打损伤、肠燥便秘等症。后者则是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性温,能温肾定喘、益肾、固精,多用于虚寒咳喘、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诸症。
桑螵蛸与海螵蛸:前者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或巨斧螂的干燥卵鞘,味甘涩,性平,能益肾、固精、缩尿、止带,常用于遗尿、尿频、遗精、白带诸症。后者为无针乌贼的干燥内壳,俗称墨鱼骨,味咸性微温,有收敛、制酸、止血等功效,多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等症。
赤芍与白芍:赤芍味苦性寒,有泻火凉血、化瘀止痛之效,主要用于血热、肝火引起的吐血、经闭诸症。白芍味苦性寒,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效,用于肝血不足、肝阳亏损引起的头晕、月经不调等症。
石决明与草决明:两药均有清肝热、明目退翳之作用。石决明在清肝热的同时又有滋养肝阳之作用,对肝虚血少、视物不清者有较好的效果。草决明长于清泻肝胆实火而明目,故对肝胆郁热、目赤肿痛者较为常用。
苍术与白术:两者均有燥湿健脾作用。白术苦甘性缓,补多于散,长于补脾气。苍术行散力强,长于祛风湿、燥湿健脾。
浮小麦与小麦:两者均有益气养心及除热之功能。浮小麦善走表出,止虚汗退浮热效果较佳。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