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陵走一路给李睿讲一路,关于书院的情况和一些行事规矩。
白鹿书院建在半山腰,整个鹿鸣山都是白鹿书院的地盘,书院后山的地盘被魏子划为禁地,为的是保护后山的鹿群,梅花鹿乃是书院的圣物,冬春两季书院的学子还要负责运送粮草上山,给鹿群准备过冬的食物,在山顶还建了一个思贤台,据说是当年魏子坐观星象,思考坐悟儒学大义的地方,每年也只有少数几次才开放。
最值一提的是院子里也养了很多梅花鹿,梅花鹿在鹿鸣山来去自如,经常到书院里闲逛和觅食,梅花鹿受伤、产崽的时候也常常会到书院求助。
李睿听了觉得十分的有趣,这样一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况,竟然在这里实现了,不愧是天下第一的白鹿书院,总是有很多让人惊叹的地方。
李睿又问问了书院教学的情况,他最关心的也莫过于此了。
曹子陵告诉他,书院占地近万亩土地,房间屋舍四百年间扩建、修缮不计其数,而且各种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都曾来此求学,捐建了一所又一所宅院都被白鹿书院保留了,所以白鹿书院现有弟子近千人,除了本院的弟子,还有天下各书院派来交换游学的弟子、平常人家上门求学的弟子、还有一些退休官员前来养老,在此重修经文,加上仆从数量早已过万。
不过书院有规定上山求学不得携带超过两名以上的仆人,所以整个书院数量一直控制在四千人左右,不过光是这四千人已经是数量庞大了,每日的食宿消耗,笔墨纸砚的消耗,给整个书院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书院也用这笔收益来资助、收留更多苦寒、贫穷的学子。
曹子陵自己带来了二十多个仆人,特地买了一座宅子来安置他们,李睿听了不禁咋舌,光是养活二十个仆人每个月花费就是巨大的,更何况还在寸土寸金的文庙附近买了宅子,果然是富家子弟。
曹子陵一路讲的口干舌燥,不过还是坚持为李睿认真的讲解着,因为顾横波此时听得也非常认真。
白鹿书院分为五院,分别是先贤书院、白鹿书院、显文书院、望京书院、明伦书院,在教学内容上并无差别只是分不在不同的院落里,每个院都有不同数量的班,每个班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教学风格及内容也是各异,大有百花齐放之态。
书院还有著名的礼圣殿,显文祠,报功祠,棂星门,藏书阁,思贤台,延宾馆……重要的建筑群数不胜数,更是有无数名师大家在此留下墨宝,皆是在书院畅游、对饮,盛传天下。
“李兄,这要是给你讲关于书院的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以后有机会慢慢跟你说!”
李睿听着曹子陵一路上讲的事,虽然之前也有了一些了解,但是真正开始探索它的时候,近四百年历史的书院怎么也讲不完,里面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传闻,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众人一行走了大概一柱香的功夫,又来到了一座牌楼,上面写着“万古流芳”,曹子陵介绍道:“这一路一共有十二座牌坊,俱是每朝在位的皇帝所赐,这是第二座,乃是先皇景帝所赐。”
李睿看着这宽阔的青石板官道,一路向上延伸,整齐划一的青石板叫人惊叹,可以看到数座高大的牌坊屹立在山间,果真是气势恢宏。
又过了三座牌楼,总于登上了一块平地,崖边上有一个亭子,亭子上面写着“独对亭”,亭子依山而建,边上一道山泉倾泄而下,坠落谷间,远远的就看到水气蒸腾,是有云雾缭绕一般。
此时曹子陵停下了脚步,拱手对李睿说道:“李兄我只能陪你到这里,亭子里有人等候,我先行上山,我们书院见。”说完曹子陵就抱拳独自离开了。
李睿知道上山果然没这么容易,也整理了身上的儒服,正了正头上的方巾,稳步的走向“独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