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公,朕的确去了蓝田,今天下午刚从蓝田回来,”张明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虽然王允有此一问,但其内心必然已经确定了。
“陛下,臣昨天听闻手下传消息来,才知道陛下已经去了蓝田城,还带走了宫中的五千禁军,陛下,可知这几天的行为有多么危险,若非皇甫将军拼死守住长安城,如今长安城已经在敌军手中,陛下,你是一国之主,不可做匹夫之事。”王允有点气愤的说道。
对于王允而言,陛下在,国家就还在,但是现在陛下却偷偷的瞒着诸位大臣擅自前往前线,在他看来,这般任性行为,王允自然无法理解。
张明其实已经做了一些准备,比如提前让皇甫嵩回去,在长安城东边设下埋伏,只是他没想到敌军的动作如此之快,若非皇甫嵩以最快的速度将军队调回城内,此次长安必将沦落。
而且张明第一次感觉到谋士的重要性,他虽然自认为也很聪明,不然如何成功完成了反杀董卓的动作,但是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一些谋士,自己的智慧还是有些不足的。
如今的长安城中倒也还有一个谋士,那便是李儒,张明之前诛杀董卓的时候,曾特地让王允保下了李儒,直到今天,李儒还被软禁在王允府,没有得到处理。
“司徒公,朕下次不会这样了。”张明先跟王允表达了道歉,之前的确没跟他们商量。
“司徒公,朕还记的,之前诛杀董卓的时候,朕曾经让你将董卓部下李儒软禁在你的府中,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张明现在急需要一个谋士。
“陛下,李儒还在臣的府中,一开始的时候,臣跟李儒聊过几次,李儒说之前的事情都是董卓逼他做的,臣觉得此人不可信,便继续将其关在府中”王允直言不讳,他的确不喜欢这种不忠之人。
“司徒公,李儒曾经是董卓的谋士,在董卓手下做事,对于董卓部下的了解程度远比我们高,朕觉得可用。朝议结束之后司徒公回府的时候,让李儒进宫面圣。”张明对于董卓部下的了解实在太少了。
“是的,陛下”王允虽然有些意见,但此时此地也无法反驳。
待王允说完,此时张温站了出来。
“陛下,臣听闻这次陛下从蓝田运回粮食几十万石,宫中有粮上百万石,不如在城中继续募兵。长安城如今有人口将近40万,上一次董卓在长安城征兵的时候是陕县战争那一次,距今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又有一批年轻男子成年,以臣的估计,不低于3000人。”
“同时陛下可以制定新的军功制度,以粮食和爵位作为赏赐,凡杀一人者,可得粮五石,黄金1两,升军功一级,再杀二人者,再得粮五石,黄金二两,再升军功一级,以此设计新的军功制度,激发长安城百姓的杀贼之心。”张温对于战争的理解非常实务。
汉朝的军功爵位制度早就腐朽化了,张温作为曾经的车骑将军,早就对该制度不满了,只是当时的灵帝,整天忙着在后宫荒淫,不问时事,对于张温的建议并未采取,当然也可能是改革的压力太大,总之最终还用的是沿袭数百年的军功爵位制度。
张温所说的话一下子打醒了张明,既然以前的军功爵位制度已经腐朽,为什么不重新制定新的,曾经的不符合时代的注定要淘汰的东西,那就送它去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