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一个又一个的人站了出来。
如今虽是春种时节,但是由于长安城外四处临敌,所以长安市民都不敢出城进行春种,很多庄稼汉子都只能留在城中,有着一身的体力却无法使用,如今听说当了兵之后,一家人都不会愁吃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就完事了。
尤其是杀了三个人就可以当军官,简直就是巨大的诱惑,要知道,在以前的军队中,没有关系,杀10个人都不一定能当上军官。
整个长安城内,每个榜下都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大夫张温和太尉黄琬带着宫中的南军便开始在长安城招募起来了士兵,如果说之前将官所说的还会让部分长安市民有些怀疑,但宫中南军的出现打消了他们的怀疑。
长安皇宫的南军本都是从长安城的普通人中征召过去,董卓刚来长安的时候,长安皇宫还是接近荒芜,所以他就地征召了一些长安市民充当长安皇宫南军,而这些人虽然当了宫中禁军,但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善,毕竟董卓手下几十万的大军,哪里还会在乎他们,然而陛下掌权之后,禁军不仅参与了运粮行动,跟着陛下同吃同住,家里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而这1000人的南军就是活生生的广告,好多人再也没有犹豫,随后便去募兵处报了名。
而张明之所以让宫中南军陪同大夫张温,太尉黄琬,就是因为南军等人就是因为跟着新的陛下而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他们作为长安本地人,因此更具有说明力。
整个长安城的征兵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在东边开放一个,由黄琬,张温负责,手下有500禁军负责报名以及核实相关资质,西边开放一个,由南军统领负责,手下亦有500名禁军负责报名以及核实相关资质,一般来说,征兵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但考虑到战事紧张,所以就放宽了一些,只要年满18岁,想要为国效力都可以踊跃进来,当然年龄上限是需要的,总不能脑袋一抽,六七十岁的大爷也要算进去吧。
他们在征兵处还设置了一排讲解处,而这群人都是昨天晚上临时从南军中挑出来的,他们要熟练的记住新的军功制度的内容,然后在今天的时候给长安市民进行讲解。
之前董卓在陕县战争的时候,募兵几乎靠的都是拉壮丁,讲解什么的都是不存在,只要是活的,男的,年龄适合的,都被拉去充当军队的肉盾,反正对董卓而言,只要嫡系亲兵不死,其它的兵随便死。这也导致了董卓几次募兵之后,长安城的人口锐减,从之前和洛阳并称两都,人口接近百万,到如今只剩下区区的四十来万。
张明至今还记得他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数据,东汉官方数据人口巅峰有5600万,三国末年人口却只有767万,整整死掉了八分之七,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战争导致大量流民没法计算,但至少证明了战争的确导致了人口锐减。
董卓可以不在乎人命,但张明不能,在古代,人是根本,没有人就没有一切,长安城只剩40万左右的人口,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应有的价值,而不是单纯充当肉垫,死在前方,因此他需要提高军队的素质。
所以张明打算从征兵的第一步开始,就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军队,而这一批高质量的军队将来也会成为他征讨天下的重要助力,身为大汉的天子,面对群雄割据的局面,总不可能指望一纸诏书就能让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