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解决了赋税问题之后,朝议便就此结束了。
待陛下离开之后,群臣才全都走了出去。在路上,杨彪拦住了士孙瑞。
“恭喜君荣兄成为了尚书令。”
“哎,文先兄,没想到陛下这般绝情,仅仅因为一份弹劾,就罢黜了司徒公。”士孙瑞有些烦闷的说道。
“君荣兄,身为子师的左膀右臂,怎么还没有我了解子师啊。”杨彪默默叹息道。
长安战争时期,当时王允便是和杨彪一起负责安抚城内世家的,那时候杨彪就经常劝谏王允不要整天想着权力,杨彪告诉王允说,陛下虽然初登大统,但你我都知道,陛下早早的就开始谋划脱离董卓的控制,如今陛下必然也容忍不了其它想要控制权力的大臣,只不过那时候王允仗着诛杀董卓首功,并没有听进去。
“陛下并不是因为一份弹劾而针对子师兄的,一份弹劾算的了什么,想要弹劾你我的人多的是,难道陛下都要处理吗?”
“陛下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尚书台做好它应尽的责任,而不是成为陛下统治的阻碍,子师身为一个尚书令,为何连这点都没有想到。”
杨彪边说边叹气,他也曾经被罢黜过官职,与王允不同的是,他是因为反对董卓迁都长安才被罢免的,后来到了长安之后,董卓考虑到杨彪等人在朝中的威信,又恢复了他的官职。
杨彪再次感叹道“子师在董卓擅权期间,都可以做到曲意迎合,不骄不躁,为何诛杀了董卓之后,反倒变成了这样。”
士孙瑞听到了杨彪的话,才知道陛下此意何为,他此前虽然身为尚书仆射,但没有王允那么大的想法,如今他虽然成为了尚书令,但也只求踏踏实实做好本职事情就好。
这一路上,士孙瑞和杨彪交流了许多意见,等出了宫门之后,他们便一同前往了王允府。
中午的时候,张明用完了午膳之后,便前往了高门殿,他要在此处等待贾诩的到来。
“崔明,从你手下选一个老实一点的宦官,让他前往公车司马府,与前任公车司马令交接一下工作。”
“是,陛下。”
张明之所以让宦官担任公车司马令,就是防止再发生和之前一样的事情,世家之间可以互相包庇,但世家和宦官在大多数场合下只会是敌意的关系,毕竟士人是看不起宦官的。
身在李府的贾诩刚等到李儒上完早朝回来。
贾诩调侃道“文优兄,这次早朝时间还挺长的啊?”
“兄,别说了,要不是陛下让人叫来公车司马令,也不至于让众人等了这么长时间。”李儒有些疲劳的说道。
李儒身为侍中,自然也是要参加朝议的,不过他很清楚,现在朝中百官虽然不会与他为敌,但他在朝中也没有啥朋友,所以自然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于是李儒便将今天大殿之内发生的事情都与贾诩说了。
“没想到,当年董卓统治期间,王允都没有出事,结果现在却栽在了这个天子身上。”贾诩有些感慨道。
“是啊,我当初劝董卓多关心一下国事,结果董卓不听劝,只知道打仗,打仗,打仗,他都不知道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中,有多少人是反他的,甚至连王允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结果反倒是王允害了他的性命。”
李儒虽然无情,但他毕竟也跟着董卓好多年,哪是这么快便能够把恩情全部忘掉的,更何况,今天与他聊天之人,同样也是董卓的部下,所以他才没有太多忌讳。
“兄,等用完午饭之后,在前去宫中如何?”
“好啊”
李儒和贾诩有说有笑的吃着午饭,看起来贾诩也一点不着急。
贾诩用完午饭之后,已经是午时两刻了,于是又休息了两刻,然后才骑着马前往皇宫之处。
贾诩抵达皇宫之后,便告诉守卫此来的目的,守卫一听是贾诩,便带着贾诩朝宫中走去,进了宫城之后,便换成了由小黄门带领。
等到小黄门和贾诩抵达高门殿,崔明问了一下,便带着贾诩再次走进了殿中。
这是贾诩第一次见到天子,却多少有些意外,据他了解的信息,天子今年不过十岁,然而无论是长相和身高,都已经跟成年男子没有太多区别。
贾诩在李儒府中的时候,就已经了解过当今的天子,他还亲自问了李儒,但是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以他的性格,没有亲眼见到之前,多少有些怀疑。
“草民贾诩拜见天子,草民有罪。”
走进殿中的贾诩连忙跪了下来,嘴里说道。
“说吧,你有什么罪?朕想知道。”
张明并没有让贾诩起身,他可没有那么容易便原谅对方,虽然对方有着惊世之才。
“第一,董卓死后,陛下给董卓部将都发了赦免书,本来他们都已经做好了逃走的准备,但草民给了他们信心,让他们重新组织了反抗朝廷的部队。”
“第二,陛下曾经在半年前派杨大夫与草民接触过,但那时草民有眼无珠,继续跟着反贼为非作歹。”
“第三,草民身为汉臣,受大汉荫庇,却不思为国效力。”
“有此三罪,草民死不足惜。”
贾诩说的有声有泪,仿佛真的寻死一般。
贾诩在李府的几天内,已经大致了解了当今天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当今的天子连曾经弑君的李儒都敢用,虽然朝廷对外声称是董卓弑君,但贾诩不是傻子,哪怕李儒不再言语这件事情,但他知道,以董卓的性格,怎么可能亲自弑君呢。
董卓作恶多端,残暴不仁,将弑君的名头推到他的头上,并无不妥,百姓乐意接受这个结果,群臣也乐意接受这个结果,更何况董卓已死,死无对证。
从这一方面,贾诩便明白了,当今的天子并不是迂腐之人,而是一个谨慎识人,大胆用人的天子。
大殿之中的贾诩虽然每一句话都在说着死罪,但以天子的性格,想必不会在乎那些迂腐的条文,天子只在乎殿中的此人能否有真才实学。
“朕想知道,你既然已经明白自己是死罪了,为何却要面见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