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内的四人,心神如遭重击。
遥首看向玄武门的方向,邹荧红润的樱桃小嘴微微张开,她似乎想到了一种可能。
可是怎么会?
如今的周室,如今的楚氏怎么还会有那种男儿?怎么还会有这种不怕死的帝王?!
不止邹荧这样,她那风情万种的美母杨璧,一双桃花媚眼中再无半点慵懒自得。
“噗!”
精通阴阳家观天之术的邹鸿父子,更是直接口吐鲜血。
“痴儿!这不是你能随便观象测算的!”邹鸿一掌将浑浑噩噩,神志不清的邹庭打醒。
“这是......”邹鸿一瞬间如同苍老了几十岁,他颤颤巍巍指着天边,就好像是看到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东西一般。
龙!
玄武门的上空,在他们术士感知中,正腾飞着一条张牙舞爪、仰天嘶鸣状的黑色骨龙!
这黑龙,自然不是实物。
而是象征着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气运之物,阴阳家称呼这为气运虚影。
对于许多人而言,或许这显得很不可思议。
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真的会有这所谓的气运虚影?通过这气运虚影就能大概预测这个人或者这个东西的命运未来?然而对于阴阳家而言,事实便是如此。
这就和漫天神佛一样,信的人深信不疑,不信的人永远也说服不了。
不过,这个世界确实有许多无法解释、无法理解的现象。
见识得越多,有这种无法解答的疑问也会越多。
这也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为何大多信仰神佛,对阴阳家之术也大多深信不疑的原因。
在阴阳家看来,
普天之下,任何人、任何东西都有其气运之象,或者也可以说是“命格”。
命格卑贱者、器皿为凡物者,气运的虚影便微弱不可见,如同白色萤光,风中残烛。
如果是命不久矣、或者命途多舛的苦命人,其气运虚影则是黑色的。杀人者、沾满鲜血之人的气运虚影,是红色的。
而命格富贵、气运深厚的人或者不凡之物,其气运却如同黑夜明灯,光亮持久。
那些尊贵不可言的命格,则其气运虚影则像初生之骄阳,雄猛磅礴,金光灿灿。
在这些气运虚影中,最为特殊的是那些作为一国皇帝的气运虚影,其他人的是死物。
而代表着人间最高权力的王者帝皇们,则是活物的虚影,还是金色的巨龙虚影。
国家越大、国力越强、皇帝的权威越盛,则金色巨龙虚影越庞大越炽烈。
有些小国,虽然名为帝王,但可能其气运虚影不过是一条大一点的蟒蛇罢了!根本不能和泱泱大国相提并论。
邹鸿曾经也看过桓灵帝和泰安帝两人的气运虚影,他们的气运虚影虽是一条极为威严巨大的金色巨龙,但浑身却都散发出腐朽衰落的气息!
并且,代表着大周气运虚影的金色巨龙身形也在不断缩小、神采也日日苍老。
本以为这周室的金龙气运,如此衰退,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彻底消失。
今日连帝都都发生了叛乱,想来这周室的金龙虚影更应该衰落至极点.....
却没想到,金龙气运虚影是不见了,但现在邹鸿眼中看到代表着大周气运象征的虚影,
竟然不是象征着皇权和气运的金色巨龙,而是浑身煞气,如同地狱归来的凶焰滔天的恶龙!
隐约间,邹鸿甚至还能看到这黑色恶龙凶狠的眼神,和散布全身如同筋脉一样,鲜艳无比的血色!
作为浸淫观天察运之术几十年的邹鸿,从未见过散发着如此猛烈煞气的气运虚影。
“黑气缭绕,血气萦身,煞气冲天......人间阳屠的气运虚影也不过如此吧......”邹鸿喃喃自语。
如此可怕的气运虚影,他之前只在一个人身上见过——那个被称为一代天骄的蒙元帝国开创者,铁木真!
但是那铁木真是何等英雄人物,这楚氏又有什么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邹鸿绝不相信,黑龙会是那个楚宣。
楚宣不过是生于深宫的一介孺子,岂能有着这么可怕的命格!
一定是这周室之中,出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邹鸿很快就对自己的这个结论深信不疑。
毕竟,大周虽然皇帝昏庸,作为皇室的楚氏也都是一群酒廊饭桶之辈,但其中能人确实不少。
远的不说,就那潼关之中的于少保,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将蒙古铁骑挡下来,虽然这其中也有蒙古人后方着火的原因,但不能否认其才能。
还有如曹操、司马懿、甚至就是袁绍,也都是不可小觑之人。
这些或是对周室有异心,或是早就暗含野心之人,邹鸿都曾经见过,每一个人的气运都极为不凡!
“走,我们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不相信,这大周会起死回生!”
邹鸿话语说完,其他三人更是十分赞同。
....
....
玄武门。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激动人心的声音似乎要掀翻天地,震耳的呼喊声一阵高过一阵。
原本摇摇欲坠的玄武门上,颓唐惶恐的士卒一瞬间气势大震,士气也变得极为振奋。
攻城的一方,则有溃败的迹象。
“这是怎么回事!前面发生了什么!”
因为玄武门上有床弩等攻击射程远的兵器,乱军的主要将领皆在后方。
在后方观战的袁绍,见此情况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对周围人问道。
“难道是前面的百姓受不了回逃了?”
“可这也不会影响大局啊,我早以下令如果百姓后退,让大军直接就地斩杀之。”
“你去看看前线到底发生了何事。”袁绍挥手,急忙让身边的人快马前去查看。
他身边众人也都一头雾水,这群人作为世家门阀中的豪强,对于兵事并非毫无了解。相反很多人对于兵事战略,极为精通。
袁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自小便熟读兵书,且经历过一些战事,对于攻城拔寨和守城都相当于经验。
按照袁绍所想,玄武门上的禁军撑不了太久了,他们的进攻是很快就要收到效果的时候。
毕竟如今他们的兵力是几倍于守军,身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对于士卒的激励也十分到位,许下了各种金钱美人的承诺。
攻城的前方,更是驱策了不少百姓在前面挡着,让守军攻击和回击缩手缩脚。
而守城的禁军呢?兵力稀疏,战意不强,更是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到底如何,想来内心是极为惴惴不安的。
在这种优势在我的情况下,要攻破这玄武门不就是这时间问题吗?
要不了多久,此消彼伏,守城的禁军必然会崩溃。
“奇也,怪也。”
“不过纵然有些许意外,于我等大计亦是无碍也。”
袁绍表面宽慰着其他人,自己心中却有着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
不过袁绍没有着急,作为一心想让袁氏取代楚氏的他,坚信自己谋划了这么久,无论怎么样也不会失败。
就算有些许挫折、些许抵抗又如何?
不管那些阴阳家的目的如何,但他们有一句没有说错:
大周气数已尽,楚氏失其鹿,当天下共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