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轩立于城头,见李文率众没入夜色之中,迅速收拾心情,沉稳喝令紧闭四门,任何人不准进出,城头上多扎旌旗,草人。
随即打开府库,尽散财帛钱粮于百姓,百姓欢声雷动,雀跃不已。楚轩立于库门外,朗声道:“诸位乡亲,镇南将军奉大汉天子之命,前来光复旧都,而今魏兵猖獗,我恐力有不逮,难以保护诸位,特分财帛钱粮于你等,若城破,诸位可速速逃命,径往西而去,天府之地,方为乐土。”
百姓沸腾,或感恩称谢或迟疑不定,内中或有人大喊一句“我等愿助将军”,竟有不少附和。
楚轩大喜,然仍深施一礼,恳道:“谢过诸位乡亲,然兵凶战危,非你等所宜,我不能保诸位免遭战祸,已是不该,怎敢再牵累乡亲。”
“将军仁义,我等愿跟随。”
“多谢诸位乡亲,既如此,敢请诸位凡父母健在、儿女尚幼者从速回家,余者助我守城。”火把照耀下,楚轩极是诚挚。
众人散去,竟得近千青壮,楚轩再次深施一礼,“承诸位壮士眷顾,我有一事相求,诸位只需换上衣甲,或站或巡视于城头即可,若魏军攻城,诸位切不可妄动,危急时诸位便赶紧逃命,切记切记。”
楚轩止住众人欲言之势,坚定道:“不必再言,便是这样已经承情,战事一起,再难顾全,诸位只需顾好自个便是。”命随从领众人去领衣甲兵器。
曹遵在长安城内坐立不安,斥候散出未见回报,周围数城亦不见反应,似乎消息隔绝,只得仔细戒备,然等待了两日,连蜀营也是死寂死寂的,不但没有一兵一卒前来,连炊烟都没有了,很是异常。
咬牙之下以一曲人马前去蜀营试探,很快便得回报,蜀营空无一人,只余旌旗。曹遵愕然,亲往查探,一观兵灶之数、帐篷痕迹,曹遵恍然,蜀兵满打满算不足万人之数,前番乃恐吓而已。
曹遵气急败坏,急派斥候探查蜀军动向,并遣使告知咸阳、武功、郿城诸城。得使回报,曹遵此时方知李文与咸阳曾战了一场,而后伏杀夏侯杰,占据武功,蜀军并非经陇山而来,乃孤军一支,人数并不上万。
曹遵深以为耻,怒气难遏,遂邀约咸阳、郿城合击武功,务必全歼李文孤军。其时郿城守将为郭淮,领兵两万,拱卫前线二十万大军侧翼,兼顾长安、汉中方向。乃曹真病重,司马懿接掌前方后委派其引本部军马并朱贊、秦朗来守郿城。
三城兵马相继直扑武功,曹遵引兵五千,徐质引军三千,秦朗引军五千,三路兵马合在一处浩浩荡荡,俗话说:千无边万无际,黑压压的一个个方阵分割着大地,号角声此起彼伏,整队的呼喝声震耳欲聋,天边回响,冲击着城头众军,心里空荡发慌,更别说城头未曾见过战阵的青壮,俱唬得浑身微颤,面如土色。
楚轩面如常色,立于城楼,手执双枪傲然挺立,微微喝道:“擂鼓,升旗。”
城楼四面大鼓震天般响起,鼓声直冲云霄,城头众人顿时再也听不见其它声音,只有鼓声和着自己的脉搏,不,应该是涌动的血液和着鼓点的节奏,就连太阳穴都是突突地跳动,恐惧顿时被震出九霄云外,只剩下一阵空白。
一通鼓毕,一面大纛冉冉升起,风中翻舞,楚轩猛地厉声喊道:“大汉威武!”众人本能之下,跟随呐喊“大汉威武”,虽整齐却不甚雄壮。楚轩挥枪划空,战袍飘动,威风凛凛地再次厉声高喊:“大汉威武!”众人此次亦齐声高喊“大汉威武”,听着雄壮的声浪翻滚在空中,众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