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起将军一代骄雄,雄心不死又何妨?”李文知诸葛亮之忧,直视诸葛亮,“若无雄心,何来成就?时势造英豪,乱世可争雄,为一方豪杰,三国鼎立,却可为大汉猛将,开疆拓土!”
李文之意不难理解,三国鼎立,已有马超立锥之地,满腔雄心,唯有寄于大汉之上,谁敢言为开国功臣,不是雄心壮志?况且还有在李文身边成长的庞会、应龙,又何须担忧?
诸葛亮思及,遂放下心来,不再言凉州,“好!雍凉之地,就交与鹏飞,请鹏飞慎重对待!”
李文郑重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抢了诸葛亮台词,李文丝毫不悔。
长安乃丝绸之路起始之地,再现汉室雄风,不仅要平定天下,更要放眼天下,可镇守长安,实乃李文梦寐以求之位。
“京畿重地,鹏飞在时,皇上放心,如今我擅自让你镇守长安,执金吾之位,何人可为?”诸葛亮既放心雍凉,遂问起国事。
“吾兄关平可也!”李文沉思片刻,迟疑许久,又问道:“或吴懿如何?”
李文之所以迟疑,只因关平尚在守孝期间,关平助关羽镇守荆州多年,其才足以定京畿,且与刘禅亲近。京畿重地,唯有信任之人可用。若关平不愿,或可用吴懿,吴懿乃国舅,又是沙场老将,可取其稳重。
“善!可关平为正,吴懿、张苞为辅!”诸葛亮徐徐道,显得甚为慎重。
“然也,蜀中多俊才,请丞相慎用之!”李文心里一动,回思魏延之颜色,又思及李严之心,故再次提醒。
诸葛亮心有所感,半晌笑道:“可惜致远滞留荆州,不愿回朝,不然,又多一良臣也!”
李文两眼一翻,既然诸葛亮不愿直言,遂不再言。
只因明日回朝,故于未央宫议事,议事之始,夜尚未央,待两人走出未央宫时,夜已央,繁星点点,犹如大汉将星。
长安之西,丝绸之路,西凉马超,若说李文丝毫不担忧,那是不可能的,庞会、白若山深入敌阵,如今如何,尚未得知,只看马超定西凉罢。
秋风已凉,枯叶随风徐徐而降,李文痴痴望着天空,却未思凉州,只未远在成都之妻儿。未央宫内,李文也曾想自请回朝,却为了大业退缩。
成都来报,关凤产一子,刘禅赐名雍,妻、子远在成都,望眼欲穿,李文又何尝不是如此?秋风送爽,白鸽寄思,却难解心中思亲之情!
李文尚且如此,麾下士卒如何?
要解此忧,唯有轮换,若要轮换,兵员翻倍,如今蜀汉之国力,却不足以支撑。精兵简政?或学曹魏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