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军师兴教,而后开讲武堂,开民智,令其知荣辱,识忠义,此为大汉兴国之本。皇上急施新政,却未动摇国之根本;况且蜀中……让其折腾折腾也好!”李文谨慎措辞,小心翼翼,怕掀开昔日之仇思。
忆昔日入狱时,诸葛亮配合刘备演一出戏,李文心知肚明,而李文仇恨所向,乃蜀中门阀,以刘备、诸葛亮、法正之智,当能猜测一二,如今刘禅重启李文昔日之策,岂非正合李文之意?
“以史为镜,可知国之兴衰,大汉之治,尚未完美,军师……与其拖病残之身勉强为之,不如安静修养,留待健康之体,以期报效国家!”李文正视诸葛亮,肃然道。
“大乱后大治,乃非常之计,只怕有伤……”
诸葛亮欲辩,黄月英端着浓浓药水进来,微微恙道:“鹏飞之言有理,你是该好好修养了!瞻儿出世以来,你又何时疼惜过?”
诸葛瞻出世不久,诸葛亮远赴关中作战,而后回朝,恰逢朝中变故,如今诸葛瞻正蹒跚学步,可诸葛亮拖着病体,一心为公,又何来时间精力照顾妻儿?
黄月英说到这里,眼泪不自觉留下来,滴滴滴入药液之中。
李文长叹口气,问道:“军师,既势不可为,若逆势而行,必事倍功半,不如徐徐图之?”
若要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句话李文永远不会说出来,以刘禅之能,真能光复大汉?
诸葛亮歉然,沉思片刻后,颓然道:“也罢,就依鹏飞所言!”
黄月英闻言笑了起来,也不顾脸上泪痕依旧,轻声道:“谢谢!”
“夫人不必客气!军师……不打扰军师静养了!”李文告辞而去,微微回首时,可见黄月英温柔似水。
回到关府,一群人在门口等候,见李文回来,呼啦一声围了上去。李文微微愣神,眼睛扫过人情,面熟的面生的都是一脸期待,竟然多是朝中大臣。
李文心思急转,冷喝道:“怎么回事?”
热情冷却下来,人群中推推搡搡中,秦宓一脸无奈露了出来,苦笑道:“将军远道而来,我等本不该打扰,然皇上推行新政,朝野反响很大……诸位大臣希望将军能为民请命!”
面对秦宓,李文拉不下脸来,苦笑道:“秦大人言重了。”
环顾四周,李文脸色有些复杂,,轻声道:“我身为外将,不敢妄谈朝政,诸位大人请回罢!”
没有人愿意离开,如今能影响刘禅之人,唯有李文,然李文在朝堂之上作壁上观,实在让人迷惑不解。
李文见劝说无效,遂拂袖而去。
是夜,于秦府赴宴,翌日,竟携家眷远赴荆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