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的这种行为激怒了唐军、激怒了松州都督王孝杰,更激怒了唐朝上层,高宗皇帝勃然大怒,亲自发布命令,任命右屯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剑南道行军大总管,松州都督王孝杰为行军副总管,调集右屯卫禁军一部,剑南道八十军府,及松州边防军等十三万大军于松州边境,誓与吐蕃决战。
而吐蕃一方,大论那日旺杰因爱子惨死,不顾吐蕃赞普和诸大臣的反对,悍然发兵,十七万吐蕃军队开始在边境集结,随时都有东侵的可能。
……
不得不佩服唐朝的战争潜力,短短三天的时间,一千余名新兵就补充到位,德山军府再次恢复了六个团的编制,原折冲都尉汤飞殉国,由果毅都尉何可风暂代其职,而武元兴、吴亚、白狗子等,由于小村之战的英勇厮杀,官晋一级,发双倍饷银,何可风还将他们收做自己的亲兵。
德山,何可风所住军帐。
经过军医的治疗,何可风脸上的伤已无大碍,只是右眼没有保住,成了独眼将军。
而成了人家亲兵的武元兴等,自然整天都要守在何可风的身边,不过有了上次在小村共患难的经历,何可风自然不会把他们当部下看。
可令武元兴没想到的是,他现在的这位新顶头上司何可风,竟然还是右屯卫大将军苏定方的老部下。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被后世誉为“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大唐名将,自小投身军旅,有勇有谋,以用兵神速、作战勇敢闻名。在唐初跟随李靖南征北战,多为先锋,直至李靖死后,才浮上水面,成为唐军主要的大将之一。
就在武元兴等回营的第三天,苏定方就带着几个亲随来探望伤中的何可风。
“哈哈哈,可风,数年未见,别来无恙啊!”待一进军帐,现年已是六十五岁高龄的老将军苏定方那豪爽的笑声立刻吸引了武元兴。
“数年不见,将军风采依旧,可末将……却已瞎了一只眼睛……”
“可风你虽废了一只眼睛,但却平添了几分威武嘛。此次老夫率军与吐蕃决战,要依仗可风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将军有命,我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哈哈哈……”苏定方豪迈的拍了拍何可风的肩膀。
这时,苏定方将目光转向了立于军帐中的武元兴、吴亚、白狗子等人。
“将军,我给您介绍,这些就是……”何可风刚准备给苏定方介绍武元兴等人,却被苏定方挥手止住。
“不用介绍,老夫都听说了,你们谁是那位‘一箭连环毙双狗’的神箭手?”
一箭连环毙双狗,小村之战中武元兴一箭毙杀双人的事情被幸存的唐兵在军中广为传播,最终形成了这么一句谚语。
竟连苏定方老将军都惊动了,吴亚,白狗子等都向武元兴投来了既羡且慕的目光。
这种时候,武元兴当然是当仁不让,只见他昂然地向前一步,道:“正是卑职!”
“哦?!恩,不错,果然一表人才,俊武不凡啊!咦?!”突然,苏定方的脸色猛地一变,几步上前,一把抓住武元兴的肩膀,仔细端详。
武元兴被苏定方的异常举动弄得手足无措,一时间竟呆立当场,而何可风、吴亚、白狗子和苏定方的亲随则也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就这么半分钟过去了,就在帐中诸君都以为苏定方有什么特殊癖好的时候,苏定方蓦地放声狂笑,神色间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激动。
“你叫什么名字?可是姓……武?”苏定方笑后神色一整,满面期待地对武元兴说道。
武元兴闻言一愣:“卑职武元兴。”
这时候,何可风凑了上来:“将军,元兴此次小村之战的功臣啊,要不是有元兴在,我可就……”可还没等他说完,苏定方竟又一次打断了他,接着跟武元兴道:“你可是并州利水人士,生于贞观七年的五月初二,今年二十又二。”
还没等苏定方说完,帐中诸君就皆是目瞪口呆,特别是武元兴:“这……这这……”
“怎么?还不承认吗?”苏定方捋了捋鄂下美髯,道。
“这……”此时的武元兴满头的大汗,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说:“靠,我一个穿越来的,你让我说什么啊?!”
幸亏一旁的白狗子看出他的窘迫,出言解围道:“禀报将军,武元兴曾在十余日之前的一场战斗中头部受重伤,后虽痊愈,但有很多事都想不起来了!”
“哦?!原来如此啊,怪不得!”苏定方这才恍然,不过他接下来的举动,却震惊了整个军帐里的人,只见他蓦地微退一步,展臂至面前合拢,朝着武元兴接连两次躬身,竟是个标准的公侯之间才能用的两拜礼。
“老夫右屯卫大将军、刑国公苏定方,见过咸阳县开国侯,武元兴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