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夫就多谢武大人了!”说着,许敬宗上了武元兴的马车,一行人继续前进,原先许敬宗的侍从则护着空马车跟在后面。
“武大人今日下朝有时间否?老夫打算在家里摆一小宴,还望武大人多多赏光。”
“呀!这可不太巧,皇后将在散朝后召见下官,恐怕就不能去大人府上赴宴了,抱歉抱歉!”
“哈哈哈,不妨事不妨事,那不知明日武大人可有空闲,明日老夫也打算在家中摆宴……”
靠,你TM天天开宴会啊,也不怕人说你贪污!心里虽这样想,但武元兴嘴上却说:“明日应该没什么问题,下官到时一定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武大人到时候一定赏光!”
“一定一定!”
说话的工夫,一行人已接进朱雀门,再进去就是皇城,按照规矩,官员到朱雀门必须下车或者下马,步行进入皇城。
虽然离朝会的时间还早,但朱雀门外,早就停满了马车,显然已经有不少朝臣进了皇城。
两人刚一下了马车,当即就有十几个官员围上来施礼问好,当然,施礼的对象主要是许敬宗,而武元兴,只不过是别人看在他跟许敬宗同乘一辆马车的份上捎带着跟他施礼意思一下。
不过也有识货的,这时候一个四十多岁,身着三品官服的朝臣走了过来,虽然同是先向许敬宗施礼,但紧接着又很恭敬地向武元兴施了一礼,然后才道:“您想必就是武元兴,武大人吧,下官李义府有礼了!”
李义府?!武元兴眉头又是一扬,心中一声惊呼。
历史上的李义府出身微贱,但文采卓越,太宗时曾受诏与他人共修《晋书》,高宗时又3次受诏监修国史。当时,他和来济都是以文章见长,时称来李。不过李义府此人虽有文才,但为人狡诈,因他善于吹捧武则天,对人笑里藏刀,以柔害物,故时人称之为“李猫”,不过他对武则天却是忠心耿耿,并最终升任右相,成为武氏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李大人有理了,本官就是武元兴。”
“武元兴”之名一出,围在周围的十余位大人立即一声惊呼,赶忙上来见礼。
只是这里边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哼,不过是一个靠女人升官的竖子!”
武元兴面色一沉,寻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二品服饰的中年官员很不屑的撇了自己一眼,接着便甩袖进了朱雀门。
“那是御史大夫杨德裔,是长孙太尉的人。”许敬宗低声说道。
“哼,不管他!走,咱们进皇城吧!”说着,武元兴当先走向朱雀门。
不过这个时候,昨天给武元兴送官服的刘福贵公公和四个抬着空肩舆的轿夫(肩舆,一种软轿)出了朱雀门。
当即就有不少朝臣上来给刘公公施礼,不过这刘公公只是微微一点头,而后在人群中一扫,看见武元兴,立马笑得眯起眼睛来,几步跑到跟前,朗声道:“圣上有旨,悉咸阳县侯武元兴腰部有恙,特准其乘轿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