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服服地坐在肩舆之上,享受着众朝臣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武元兴一路都得意洋洋的。
进了承天门,顿时,雄伟壮丽的太极宫出现在眼前。
五步一楼,十步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武元兴立时就被这秀丽的景色迷住,要不是有人抬着,他指不定就跑到哪里去欣赏风景了。
再往前,过了太极门,一片广阔的空场顿时映入眼帘,左右两侧分别是两道宫门,而居中气势宏伟的大宫殿,就是太极宫的第一大殿——太极殿,也就是皇上朝会的地方。
此时武元兴才下了肩舆,与众大臣一起步入太极殿的殿门。
进了太极殿,群臣按位站好,左为文臣方阵,右为武将方阵,可武元兴由于是第一次来,根本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一时竟手足无措起来,幸亏许敬宗及时看出了他的窘迫,才没有出丑:“来来,元兴,站老夫下首。”他是二品大员,武元兴一个从二品站于其后却也合适。
只不过许敬宗乃是当朝重臣,站位靠前,列文臣方阵第三排的显眼位置,武元兴站于其后,就位居了也是很显眼的第四排,于是,其他不明就里的朝臣见突然多了这么个大人物,不由得纷纷侧目起来。
虽然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但武元兴依旧自我感觉良好,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许敬宗聊了起来,毕竟附近就这么个熟人,不跟他聊跟谁聊。另一个熟人李义府站在他身后那排的居中位置,离得太远。
就在这个时候,武元兴忽有所感,抬头观瞧,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臣在一片问安声中缓步入殿,只见来人面如满月,鼻梁高挺,虽淡淡的有些皱纹,但仍可看出年轻时的俊美,只是此时他那双略显阴柔的眼睛,时不时的扫向武元兴。
“他就是长孙无忌。”许敬宗显然也看到了来人,低声提醒道。
武元兴心头一震。
长孙无忌越过武元兴,站于文臣方阵之首。
几乎同时,殿门处又是一阵骚动,一个挺拔如山,威武雄壮的高大身躯,迈着虎步走入殿,顿时,文臣施礼,武将方阵更是群起问安,就连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一见来人也不由得颇为恭敬的抱了抱拳。
“是英国公李绩,李老将军!”说话间,许敬宗也赶紧施礼。
原来来人正是继卫国公李靖之后的唐朝第一大将,朝中中立派之首——英国公李绩。
李绩,原名徐世绩,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将名字中的“世”字去掉,即李绩。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倚为长城。
“原来是他!怪不得!”
蓦地,武元兴感到李绩如鹰般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放眼望去,没想到李老将军竟径直朝自己走来,眼神中更是充满了玩味和好奇。
“下官咸阳县侯武元兴,拜见英国公!”
李绩走到近前,先仔细端详了一下武元兴,而后一捋胡须,不怒而威的脸上微微一笑,道:“你就是武元兴?不错,不错!”说了这么句没头没脑的话,李绩就抛下一头雾水的武元兴,站在了武将方阵之首。
听得李绩如此说,长孙无忌一双阴柔的眼睛忽明忽暗,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许敬宗眼中精光一闪。
这时,一个太监走上殿前的高台,一抖拂尘,尖细的嗓子高声道:“圣上到……重臣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