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八年秋,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京师长安。
这支队伍有上百人之多,大车小车络绎不绝,还有几十个军士随队保护。从青城县出发,经成都府,过秦岭,走兴元,出歧山,一路迤丽行来,走了足足两个月,才到达巍峨的长安城。
当车队经过朱雀大街时,甚至惊动了大半个京师。因为队里的三角旗上清一色的指南针图案,着实令长安百姓感到新鲜。
“嗨,快看那,听说这是剑南指南道院的学生,是进京来赶考的!”
“好大的气派啊,一个道院,就有那么多的考生啊!怎么还有军爷相随?”
“听说了没?这可是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派来的人呢,你看,那几辆香车,分明还有女眷呢!”
街上的百姓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李玄在马上听得真切,不禁微微一笑,鞭梢一指,那车队加快了行程,一迳往东市而去。
一辆香车里,鲜于灵金早已不奈地挑开窗帘,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色。
这朱雀大街可容十驷并驰,横贯整个长安城。两旁街巷井然,犹如一张大棋盘上横向中分,端地是气派无比。跟成都府的曲巷斜陌相比,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妙常师姐,这长安,原来是这般宏伟啊!你可一定要带我好好玩玩噢!”鲜于灵金兴奋地道。
“放心,我的大小姐,这次来,少说也得三五个月,除了皇宫内城,其它的地方,我保证都让你玩个遍!”妙常笑道。她得了玉真公主的恩准,借着李玄带领指南道院道举生员进京赴考的机会,回家来省亲。
那鲜于灵金却是陪同其兄长鲜于瑾瑜而来。奇怪的是,鲜于仲通非但没有阻拦,反而亲自送出城外,让这大小姐觉得十分地意外。
车队来到东市,随即便驻进了剑南会馆。这会馆虽是官办,但实际上是鲜于家族的地盘。鲜于氏在京中的商号已经有十余家,其总部便在会馆之内。
天宝八年夏,李玄按到了当朝皇帝李隆基的一道圣旨。在圣旨中,李隆基大大地表彰了李玄一番,特别提到他雕版《道德真经》注本,开设指南道院,有功于道教宣化,特旨征召李玄赴京,欲委重任。对于这道征贤特诏,李玄出人意料地上表婉辞。他以指南道院初创,诸事未兴为由,恳切地表明自己一心为道门事业奔走。今年秋后的道举,自己一定参加,要凭自己的真实才学,与天下道举生员同场考试,以示圣上择人之公。
这封谢恩请辞表送到李隆基手上时,这个风流皇帝也不由得点头称许,他对当朝左仆射、集贤院大学士陈希烈道:“看来这个李玄,不是个贪图虚名之人。也好,朕就等他来京面试吧!朕到要看看,这个年方十八的李玄,究竟道学如何,为何能够得到剑南鲜于仲通的大力举荐!”
李玄得到了时间上的缓冲,便全力以赴地扑在了炼丹大业上。
半年时间里,指南道院的所有项目都有了眉目。明道学院自然不用说,省试无人落选,下一步自然是准备秋天进京,参加在京城的道举了。
明理学院的炼师们,已经在李玄的指导下,把硫汞和铅汞的炼丹实验完整地做了一遍,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教程。今后炼丹之人,几乎不再需要再去重复那些汞的变炼之道了。在些基础上,李玄让麻黑道人主攻气体,让元丹丘与黄药师合作,炼出了轻粉,红升丹,白降丹,这些东西,已经完全可以进入医学实用。
李玄设想的是,通过炼丹术来发展制药学,尤其是外用丹药。像跌打损伤,战伤。止血生血,封闭伤口,这些药,基本都是用汞和其它物质升炼得到的,对于皮肤外用,绝对可以立竿见影。尤其是红升白降二丹,研成粉剂,洒在化脓的伤口上,或者用以治疗痈疽疔疮之疾,实在是效果卓著。这点,通过黄药师的药理实验,全部得到了证实,而且很快地在中医外科上广泛应用。
炼丹术终于可以“炼以致用”了。达到了这个目的,李玄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我终于扭转了炼丹的发展轨道!他心中得意之极,以至于差点把苏冰凝也早早收入房中了。
炼丹事业大成,不仅体现在外用药上,内服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师门的胤丹,被李玄完全改造了。在他的指导下,只用稀硫酸于铁粉混合,便能炼成“胤丹”,再加上朿泥赋形,这新制的“胤丹”,根据剂量的不同,分成男用的“健壮丸”,女用的“养颜丹”和儿童服用的“童之宝”。
这三种药,经过黄药师的试验,绝对是安全无害的。李玄深信,这就是后世的铁剂,绝对有效的补血之药。经过精美的包装,这三种指南道院第一批出产的“神丹”,已经销遍了整个大唐。李玄深信,对于古代社会的普遍贫血,这三种药,绝对是有治疗作用的。
财源滚滚来,李玄赚得心安理得。至少,我绝对没有骗人!
指南道院的各个方面,都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增长。座钟,摆钟,成为大唐的新宠。就连小小的风箱,也由于指南道院的普及,成为整个大唐冶炼工坊的标准鼓风设备。技术的流传,通过商业和匠人的传播,很快成为提高手工业效率的支柱,仅剑南一地,各种作坊就已经大大地提高了产量。这些功绩,若要追根求源,大都出自李玄的指南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