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让李世民更加容易的明白自己的意思,李承乾并没有急于挑明自己的想法,而是先耐心的把绢帛作为货币,为什么不行详细的解释起来。
“那么,你的意思是就像铜钱一样,从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这些丝织品中,只取出一种来作为绢帛,与铜钱一同在市场上流通,是这样吗?”李世民虽然不懂经济,可他毕竟是还一个非常聪明得人。所以就算李承乾还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李世民就已经猜测出了个大概。
“父皇英明。”李世民这快就猜透了自己的想法,确实是出乎李承乾的预料,在短暂的惊讶过后,李承乾有些兴奋的接着说道:“不过,儿臣刚才已经说个,绢帛作为货币体大物重、不便分割、难于运输储藏,如此之多的缺点,并不适合承担货币的职责,按儿臣的想法,是想仿效官铸铜钱一样,使用锦绣绫罗等原来,加工纺织出一种大小、样式固定的法定货币来。”
“你是想像铜钱一般,织造出一种绢钱来?可是这又和绢帛又有什么不同呢?”对于李承乾这种天马行空般的,李世民的思维方式确实有些跟不上趟、
“呵呵,父皇是这样的...。”
在李承乾的反复、详细的讲解下,李世民终于弄明白了李承乾的意图。
原来,李承乾是打算仿效现世已被广为接受纸币的制度,在大唐帝国发行绢币。
李承乾之所以会选择绢币而非纸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现在的大唐,纸张制造的成本要远远超过丝绸。而且,除了纸张的成文因素外,现在的雕版印刷技术,也同样不过关,如果贸然推行纸币的话,那么将很难做到防伪。
所以,综合现有的实际情况,李承乾最终还是决定使用绢帛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原材料搭配比例,独特的编织手法,相对先进的雕版印刷技术、复杂的染色等诸多工艺加工,形成无法仿造,具有官方认可价值的绢币。
“绢帛之所以能够作为货币,是因为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绢帛的拥有者除了可以把它当做货币使用外,还可以用来制造衣裳等物,你现在想用很小的一块,几乎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绢帛来作为货币,百姓恐怕很难接受啊。”虽然明白了李承乾的想法,可李世民他还是无法相信,百姓真的会接受这种货币。
“父皇的担心,其实也是儿臣所的担心,所以儿臣打算配合这次汇通天下,先发行少量的绢币用于替代现今市面上所流通的“飞钱”(类似于后世的银票),待那些富商门阀都接受了这种很难仿造的绢币的价值后,再正式使用绢币取代绢帛的货币地位,如此一来,遇到的阻力应该就会小上很多。”
对于李世民的担心,李承乾自然是早就想好了对策,否则他也不敢就这么贸贸然的跑来做李世民的工作。所以,在李世民、李承乾,以及长孙无忌三人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后,李世民终于初步接受了李承乾发行绢币的想法。
不过,发行新的货币,哪怕暂时还不是市场流通性的货币,那也不是一件可以在轻易间,就能做出决断的事情。
反正李承乾现在就发行绢币这件事,也还有不少的技术难题需要克服,所以,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供给李世民和诸大臣们细细琢磨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