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正午的时候,鞍山城的局势总算有了安定。大火被扑灭了,但是却有几十户人家被烧毁了,也有不下五十人因为火灾而受伤。在火灾之后,经过亲卫队抢救人员的统计,才大火烧毁建奴军营粮草物资之前,一共取得了粮草五千三百石,大小兵器六百柄,马料一千石,火枪五十支,火药三十石。
韩煜原本对于黄得功没能在天亮前完成扑灭大火的任务感到了不满,再看看这些物资,心中更是一片失望。他原本以为鞍山城做为一座重要的军事要镇,肯定会储藏不少的粮草和物资,可是被一大火全给烧没了。
现在鞍山城中不仅仅让大火造成了不上物质上损失,许多老百姓也因此无家可归。韩煜不得不重新安排人手来安抚这些老百姓,最终又花费了一千石的粮草来赈济这些老百姓。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在安顿完毕鞍山城之后,韩煜下令全军轮流休息一天,再次日傍晚的时候正式向辽阳出击。同时,他马上安排了斥候团去打探辽阳现在的情况。
——————————————————————————————————————————————————————————————
东江军的部属是毛文龙在经过一天时间实地考察之后,亲自设定的进攻布局。他将东江军分成了六个部分,除去在外部负责游击和侦查的骑兵部队,以及自己驻扎在大营附近的护卫队,其他四个部分的人马,每一部都在两千人以上。其中有三部人马,主要负责轮流进攻辽阳城,来消耗辽阳城的防守力量,另外一部则分开驻守在辽阳城西北面按兵不动。
负责轮流进攻辽阳城的,主要是进攻方向是没有城墙的西南面。辽阳城中本来就没有很多的兵力,在面对东江军这样没有停息、毫无休止的轮流进攻,根本就只能绷紧神经硬着头皮应战。
不过,长此以往,辽阳城中的建奴士兵肯定会出现崩溃的局面。而现在,城中之人也无法选择放弃城池突围,西北面与其他方向都已经有东江军的驻守戒备。现在辽阳城唯一的希望,就是周围建奴驻点会派来援军,而且这些援军必须想办法击溃东江军的包围,杀进城来回合。
否则,辽阳城与外界取不得任何联系,即便援军到了也没有办法得知。
毛文龙的本部大营设在辽阳东北面三十里的后县中,这里是辽阳与沈阳相接的必经方向。他已经下定决心,自己亲自来抵挡沈阳派来的援军。
此时是日落之时,军营之中已经开始生火造饭,放眼看去每一位东江士兵都严阵以待,不敢掉以轻心。现在他们身处的可是建奴的忠心腹地,此战成功那是扬名立万,此战失败那可是血本无归的。
此时正值下午,季节的转变,下午的天色依旧白如朗日。
毛文龙坐在自己中军帐的首座上,他久经沙场的面容看上却有一种不动如山的稳重。中军帐下方,十多名将领整整齐齐的排座着,俨然一副军事会议的境况。在毛文龙正前方的大案上,摆放着一张宽大的作战的地图,地图上清晰的描绘着辽沈腹地各个城池的位置,以及城池之中驻兵的布置。
“鞍山建奴派来的援军,据侦查已经到达了小溪口,很快就会与李作栋之部相遇。”坐在军案一旁最近的一名将领开口发言道,他年龄较长,看上却也不乏稳重的气质,也算得上是东江军的宿将了。
毛文龙缓缓的看了看地图,眉宇之间有了一些愁云,问道:“杨振邦,鞍山建奴的援军是从西南还是东南方向行军的?”
先前的将领回答道:“是从西南方向行军,不过据探子回报,他们的行军路线并不是沿着官道,而是沿着辽阳外县城的山道,所以最终会抵达在辽阳城的西边。如此一来,负责驻守西边的李作栋之部竟会首当其冲的迎击。”
“李作栋一部一共只有一千人,其中有三百支火枪,另外就是刀盾兵,原本是负责向辽阳发动攻击战时候的主力军,”毛文龙略略思索着,同时说道,“与李作栋一起的是陆翰一部,他们两个现在的任务只是驻守西面,防止辽阳城内建奴潜逃而出,也防止建奴援军开进城去。”
“确实是这样,”杨振邦点了点头,说道,“但是,据探马在观察鞍山援军造饭的锅炊,这伙援军起码在两千五百人之上。李作栋与鲁翰一共才两千人,第一站下来,恐怕不会轻松。”
“兵力倒不是问题,我们在外围还有两千骑兵助阵,一旦李作栋和陆翰部与鞍山建奴的援军交上手,骑兵队会迅速赶往支援,”毛文龙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脸上是一种让人无法琢磨的神情,“现在让我担心的是,辽阳城虽然被我军团团包围,但是连续的攻城也没有让辽阳城出现紊乱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他们知道鞍山援军到了,会不会从西城门开城杀出去,与鞍山援军合击李作栋和陆翰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