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祁连村。
因为在深山中,所以开满了不宜时节的黄水仙。村子里的女孩子十分活跃,常常在山中奔跑着,采些花,摘些草,不比上城里人每日踏春的热闹像,只看她们脸上忙里偷闲的笑靥,也觉得深山中自由美的存在。
村里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妇人,因为长居此地,家中种了一株高耸入云的老樟树,日子一久,村子里的人会很贴切的喊一声,樟家奶奶。
她也是笑笑,满意的把老脸皱成一团花,银色发髻,让人产生天荒地老的错觉,大家都说,樟家奶奶是祁连村年纪最大的老人,虽然独居,但是山中的野兽都是对她秋毫不犯。
秋初,樟家奶奶时常会到村子口张望,脸上又惊又喜的,村子里的人就想,莫不是樟家奶奶失散多年的亲人寻回来了?但是连村子里快要八十岁的阿翁也没有见过樟家有什么外人!樟家奶奶又到底等的是谁呢?
很快,樟家奶奶一个人的等待,变成了整个村子里人的等待。
长年与世隔绝的,难得有外人来访,村子里年级老的就偷偷吆喝着晚辈去准备些野味,好好招呼远来的客人。而年纪轻的则回家捞出逢年过节才会穿上的盛装,看架势,是要衬着客人来访的机会,热热闹闹的闹上一场。
到了月末的一天,村子外放风的王家的小崽子突然大声叫起来,“来了来了,客人来了!”他挥舞着手中的短刀,兴高采烈的在地上翻腾着,像个猴子跳起来在空中打了个跟斗,朝着村外的几个黑点奔去。
“客人客人!”王小子奔跑着,欢快的迎上去,才看到来的是三个人。一对佳偶,笑容甜的像沾了蜜水,女子看上去美的像是仙子一样,绛紫色的长裙,在山风里飘忽飘忽的,一旁的男子看上去很白净,身子应是不太好,老是不停咳嗽着,不过笑起来眼睛比山泉还要明亮,晃得人心中悠凉悠凉的。
最后面的是个扎着包子头的小丫头,穿着皱成一团的衣服,脸上笑嘻嘻的,身边还跟着一只土黄色的哈勃狗,拎着一只小小的蓝布包裹,轻飘飘的走在山路上。王小三一看到她,就觉得眼熟,像是一个老朋友,又像是山里的枫树、山沟的布谷、山顶的迷雾,永远在身边徘徊着的,就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他冲着那对小夫妻羞涩一笑,对着小丫头马上就自在多了。“你是樟家奶奶的孙女吧!俺是小三,全村的人都等着你们这疙瘩哩!”小丫头傻了眼,然后大笑起来,猛点头,“是哩,是哩,奶奶在家吗?”
“村口蹲着呗,没日没夜的,就等着你们来哩。”他的口音有着山中方言特有的憨厚质朴,两颊有着高山上人特有的红晕,绕着脑袋说话时候,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其中的男子又剧烈的咳嗽起来,一头暗哑无光的头发震动着,挡住了他的眼睛,看上去竟然像是年迈的老者。他的妻子疼惜的安抚着丈夫的背,柔声道,“离郎,我们歇一歇吧!我有些倦了。”她不说不提良人的虚弱,只是体贴的怪到自己头上,拉着丈夫坚持坐下。
那男子抱歉的笑一下,顺势坐在一旁,左手紧紧包住妻子的手,微眯着眼,很平静的笑着,不时还为妻子挡住来风口,伸手理一理妻子鬓角的散发。两个人,举止都不见得非常亲密,只是眼神里眸光中,举手抬足,相视而笑,就像是隔着整个世界,沉浸在只属于他们的地方,没有人可以干涉,没有人可以达到。
让还出于懵懂的王小三心中一阵酸一阵甜的,茫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只想着,这两人好像是年画里的神仙眷侣,无论什么动作就像是画出来的。
小丫头一路上受够了他们两个旁若无人的亲热劲头,挽起衣角,习惯性擦了擦并不存在的额角的汗,身体自动的散发了多余的热量,恢复到最佳室温。除非刻意运功,现在她的变态身体已经很难体会到春夏秋冬的季节性差别,温度是永恒的。
“得了,别在小朋友面前你侬我侬的,也不怕害小孩子家早熟长针眼。就快到了,不好好练练,往后的日子有你们受的。”小丫头在王小三发直的眼前猛摇手臂,总算把他的神智摇回来,唧唧咂咂道,“说你呢,别瞪了,眼珠子都快爆出来了。前面好好带路,我奶奶怕是要等我们吃饭呢。”
王小三尴尬的绕绕脑袋,不敢正视那一对小夫妻,于是埋头赶路,不过平日里粗心大意的家伙今日竟然走路慢了许多,还一定绕过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时不时要提点几句,若是让村子里其他的人看到,一定吓一跳。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小丫头不雅的撩起裙角塞在腰间,遇到陡坡就手脚一起用上,很快一双小手脏的像是泥巴堆里掏出来似的,黑的极均匀。她也不在乎,继续在脸上摸一摸,弄得脸上一块白一块黑,好笑的不得了。
“山外来的,新丰城,知道不?”她侧着脑袋,看了看不远处的村落,大声舒了一口气,总算是到了,小胳膊小腿的,爬点山还真累人。
“知道,阿爹每年都带俺去市集卖山货,城里好多人哩。不过,阿爹都说城里热闹着,你们怎么又往山里跑?过几天,就要下大雪哩,要封山,出不去。”王小三好心提点道,他有点担心,这一对小夫妻看上去身体虚的不行,山里的冬天都可以冻死没有窝的山豹子,他们要是在山里窝上一个冬天,还能不能看到明年的太阳?
阿爹说,城里人都怕冷,一到九月底子十月初,就会穿上厚厚的棉袄,窝在火炕上不出门。可是山里不行,还要取水、挖一些杂粮山药、有的人家还会去破冰抓鱼,呆在房子里不动才会冻着。
他有模有样的皱起眉头,打量小夫妻的目光微微透出一种真挚的关怀。
小丫头瘪瘪嘴巴,指指身后扶持着行走的小夫妻,“还不是为了他们两人,家里糟了劫,又是指腹为婚的小夫妻,没房子没田地的,更何况除了读书,什么手艺都不会。我琢磨着奶奶家还能住些人,就好心带他们一起来投奔奶奶了。城里虽然热闹,但是人心乱,出了事,也没有人可以帮忙,还不如山里清净自在。”她浑然不顾身后两双火辣辣的视线,抱怨道。
王小三愣住了,叫嚷起来,“哇,你唠的话篓子和夫子一个样,都说山里清净,养的好人。小娃子都没有你唠的在理。”
他感慨完,冲着村口一帮人挥舞着胳膊,欢快的喊道,“来哩来哩!樟家奶奶,人都来哩!”嗓子完全放开,在山谷中传出袅袅回音,是个适合唱山歌调情的小猴子。
人群一阵骚动,老老少少都沸腾了,睁大了眼睛打量来人。先是小丫头,樟家奶奶看到她,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夸道,“不错不错,挺有盼头,模样虽然小,但是娇滴滴的,跟朵百合花似的。”
善良的村民也纷纷点头称赞,说她眼睛灵秀,说她头发乌黑有光泽,绸缎似的,说她身形轻盈,像一头小鹿跳跃,说她笑声如百灵鸟动听,而且透着机灵精。把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城里丫头夸的是天上地下都难再寻一个。
等到身后的小夫妻走进了,走进众人视线时候,全村的人一时间全部停住了呼吸。八十岁的阿翁喃喃道,“这是菩萨身边的金童玉女嘛!遭罪啊遭罪啊!到穷山沟里来!”
村子中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精致娴雅的女子和男子,也没有见过夫妻间如胶似漆的甜蜜样,山里人热辣辣的,除了抢亲相爱时,两人会衬着农闲罢猎的时候对对山歌,唱两句,妹妹心头的好哥哥,哥哥眼里的俏嫦娥之外,已成了亲,就重复祖祖辈辈不说出口不言语表的夫妻生活。
小丫头凉凉的想到,日子过的粗放惯了,一时看到人家堪比韩剧、美国生活剧的经典夫妻场景,估计是人的都会短路。她瞟到女子温顺笑靥里一丝藏不住的得意和快意,心里冷笑,女人,你的名字叫做无畏的虚荣心。
樟家奶奶乐呵呵的走上来,一把把小丫头搂在怀里,疼惜道,“好孙女,一路上走的颠簸了。怎么没见你黄叔叔送你来?这般惫懒的人,着实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