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梁山招安是沈大人一手经办的,若让沈大人来统领,我想无人不服,再说上次在通化,沈大人就已经充分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沈大人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徽宗沉吟了一会,道:“难道没有其他人合适吗?沈爱卿毕竟是一位读书人,年纪尚轻,带兵去打仗似乎有些不妥。”
“皇上不必过滤,沈大人才华惊人,想来也读过不少兵书,此去应该有惊无险,对沈大人也是一个好好的锻炼。”
徽宗点了点头道:“这样吧,明日早朝,各位爱卿商议一下,看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没,没有的话就沈爱卿了。”
※※
“启禀皇上,老臣以为方腊等人现在拥兵造反,实乃国家之危,现今其势已大,应该速速征讨,以安天下。”蔡京迫不及待的第一个站了出来,把早已经想好的话说了出来。
“蔡大人所言极是,为臣也以为这方腊诸人应该速速征,不得延误。”童贯默契的附言道。
这方腊本就应该征讨,朝内大臣纷纷点头应是,乃是大势所趋,这时候,蔡京又道:“老臣以为这梁山刚刚招安,不妨碍就依梁山部队为基础,组建一只新的部队去征讨方腊,一来解决了梁山众人安置问题,二人也让他们有报国的地方,可谓一举两得。”
站在朝廷的角度,此法无疑是最好的,众人纷纷同意,大赞蔡京高见。
蔡京面现得意之色,看了一眼沈墨翰道:“老臣以为这次征讨方腊的部队的统领非沈大人不可。”
此话一出,朝内一片哗然,大家内心都纷纷揣摩蔡京何意,沈墨翰也心中大讶,不知道蔡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纲沉思一会,上前道:“老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沈大人乃一介文人,不会半点武功,加之年轻尚浅,且不可承担此重任,应选一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之人方可。”
这时童贯上前冷笑道:“李大人,此言差矣,这梁山招安是沈大人一手经办的,若让沈大人来统领,我想无人不服,再说上次在通化,沈大人就已经充分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沈大人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自从上次马德荣的事件之后,蔡京和童贯的事,朝内自是人人都知道了,这一刻见童贯也出来赞同,心中纷纷有种奇怪的感觉,徽宗抬头看了看沈墨翰道:“沈爱卿,你的意思呢?”
沈墨翰同样也暗中思量,一时不清楚这蔡京和童贯是什么意思,当下站出来道:“若朝廷要沈墨翰征讨,沈墨翰便征讨,只恐我经验浅薄,坏了朝廷的大事。”此话漂亮之极,一方面没有拒绝去征讨方腊,但是又没有同意,把球重新又踢了出去。
这时,久未说话的高俅站出来道:“皇上,以臣看来,沈大人足智多谋,足以胜任此次征讨方腊之帅。”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百官都明白了,朝中三巨头纷纷举荐,绝对事出无因,靠属几大势力的人纷纷赞同,只有像李纲一般中立之人面露忧色,只是大势所趋,沈墨翰被内定为这次征讨方腊的主帅。
回到沈府,把此事相告,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鲁智深和杨志还有胡重无不大喜,这段时间早闷坏了,这有仗打自然是高兴,蒋嵩和逍遥无忧却面露忧色,显然是大为担心。
蒋嵩沉思想了一会道:“干脆,我们大家和你一起去吧,我在翰林院也待的无聊,就出去帮帮你,说不定在危险的时候还能起什么作用。”
罗季名一听,眼中突然想了什么似的,道:“师傅和我说过,我现在刀法已经到了瓶颈阶段,要想突破必须出去走走,多和人交手一下,本来过几日我也想和你们说的,既然如此,那我也和你们一起去吧,方腊那边想来也有高手,正好拿来试刀。”
逍遥无忧见二人如此说道,有些心动的道:“是啊,做了武状元之后,一直在禁军闲着,也没什么事,不若子忧你和皇上说说,把我也带过去,对了还有约明兄,他也和一般闲的无聊。”
沈墨翰心中又喜又感动,这几人都和自己有兄弟般的感情,虽然口中那么说,但是沈墨翰都知道,这几人都怕自己有危险,再说这几人均非庸手,去了自己确实也都了很多帮手,免去了很多麻烦,当下道:“既然如此,我就去皇上商量一下,我们兄弟们一起去,把方腊杀的屁滚尿流。”
老三墨忠这几日在府里一直缠着鲁智深和胡重学武,加之其天生神力,和鲁智深和胡重走的同样的路,二人也甚为喜爱墨忠,纷纷把自己的武艺相传,墨忠对这武学一道,也甚有天份,就连鲁胡二人也大赶惊诧,墨忠得知自己的兄长要出征,心中大喜,同样也要去,沈墨翰本不愿意答应,但这人一走,府里也没个人,想了想,有自己约束这墨忠,想来饿应该没什么事,便同意了带墨忠前去。
侍文、侍香姐妹得知此事,也吵闹着要和沈墨翰一同前往,但一来这军中不让带女眷,二来这行军之中带女眷也不方面,更怕有人说闲话,扰乱军纪,自是不同意,思量长久,觉得把侍文、侍香姐妹交于李清照照料,也可以让他们多和李清照读读书。
没过多久,宋江就带领着三十二个头领来到了汴京,其中就有梁山的二当家卢俊义,林冲竟然也在内,梁山的众位兄弟平日没少听林冲和鲁智深替起过沈墨翰,也知道沈墨翰乃是大宋第一才子,这几日又常常听宋江提起,几人一相见,自也是高兴一翻,鲁智深更是把他的好兄弟武松介绍给沈墨翰认识,当即在沈府众人举杯痛饮,众人大醉。
沈墨翰把征讨方腊之事向宋江说来,宋江不愁反而大喜,直说道:“兄弟就怕一但招安了,皇上把我们放在京里闲着,这下又有仗打了,兄弟们肯定是高兴的,而且这次是代表朝廷,名正言顺的去打。”另外也告之沈墨翰,自己一定会辅助沈墨翰把部队管理好,且兄弟们都知道这次招安是我们大宋第一才子相办,早就想来一睹其面容,沈墨翰听宋江如此说道,心中最大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似乎平定方腊也不是很难的事。
带领着宋江等人见过皇上,皇上见宋等人豪迈,又另外赏赐了许多东西,众人谢过皇上,领了赏赐,沈墨翰便与众人商议一翻,决定这次只出兵三万,除了梁山上原来有的五千来人,决定在各军中挑选二万五千人,徽宗见沈墨翰只要三万人,还意欲多拨些人马给沈墨翰,沈墨翰谢绝了皇上的好意,言道兵贵精不在多,并趁势问皇上把武状元逍遥无忧要了过去,皇上当即答应,并容许沈墨翰在禁军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得到徽宗的特许,沈墨翰找上了王升和逍遥无忧,着二人在禁军中挑选可靠,能干之人组建征讨军,二人自也是不敢马虎,全心全力的挑选最好的士兵。
沈墨翰在筹备部队的时候,还抽时间去了一趟李纲府上,李纲本意不赞成沈墨翰这次领兵出征,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挽回的地步了,于是李纲嘱咐沈墨翰要步步为营,切记贪功冒进,倘若有什么事可飞鸽传书,自己也会把朝廷内的动静第一时间传过去,要沈墨翰不必担心汴京的事。
与李纲商议好了一些联络方式之后,沈墨翰特意去见了李秀云,李秀云已经哭的和一个泪人一般,沈墨翰向其许诺一定回来找他之后,李秀月方才见好,并把随身携带的一个香囊交给沈墨翰,沈墨翰自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心里暗暗感激李秀云对自己的情谊,也更加坚定的要早点平定方腊。
与李秀云告别的次日,便去向李清照告别,李清照显然是已经知道了沈墨翰要去征讨方腊的事,玉容明显的清瘦了许多,见到了沈墨翰一双秀目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沈墨翰自是知道李清照担心自己的缘故,当下伸出右手小拇指道:“我答应你,一定回来找你。”
李清照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哭道:“你若一年不回,我就等你一年,你若五年不回,我便等你五年,你如不回来了,我也跟着你去。”
没有什么比这动人的表白了,沈墨翰内心一阵感动,再也忍不住的把李清照拥入怀里道:“我答应你,我一定回来娶你的,这是一个承诺。”
大宋宣和二年,徽宗以沈墨翰为主帅,宋江和逍遥无忧为副元帅,王升为前锋营,卢俊义为后军,统兵三万征讨方腊。
卷二 入朝为官 终 敬请期待卷三 平定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