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史诗明一长一短两把宝剑,化成一赤一白两道光华,不管对方以头代脚,剑光一伸一缩。
连刺金山双丑的各处大穴。
这些穴道全在背脊主骨的两侧,如果被敌人刺中的话,不死也要重伤。
金山双丑哪有不识得的道理?只得猛翻筋斗闪避,要挣脱史诗明剑尖的牵引。
哪知道史诗明双剑点刺连绵不断,一刺不中,又刺另外一穴。
剑光只在金山双丑背后要穴点来扎去,呼延陀呼延真兄弟急得直冒冷汗,他们又没有方法招架。
史诗明剑法十分刁钻,只刺他们背脊,背心在江湖人眼里看来,叫做“死角”,是最难防护的一处。
堡垒又没有许多地方,可供他们跳高窜低,金山双丑只好沿着堡墙,连翻筋斗闪避。
哪知道史诗明的“引”字诀一使出来,滔滔不绝,双丑避开一剑,下面一剑又到。
他两个要想加快翻滚,借机转身,可是翻滚越快,史诗明双剑刺得越急。
碉堡门外的陈梅霜却看得心花怒放,只见金山双丑像走马灯一般,环绕着史诗明团团乱转,大打筋斗。
史诗明站在碉堡的中心,却是好整以暇,或者向左踏上两步,或者向右移动三步,举手递剑,出招吐招,剑尖不离双丑背心。
那双剑也不时互相交替,有时用长剑刺呼延陀,以离火剑刺呼延真,有时瞬息之间,用离火剑刺呼延陀,用长剑直取呼延真,换剑易招,连身子也不必转动。
陈梅霜不住口的叫好,金山双丑带来那几百名敢死壮士,已经被廓尔额兵截住。
激斗起来,有几个不知自量,要冲向碉堡的入口,策应金山双丑。
哪知道陈梅霜扼守了进口,身不动头不回,明兵一冲过来,她只把双指一弹,天狼神针破空飞出,射中明亮要害,呜呼送命!
一连二十几个明亮都是这样,其余的看见陈梅霜身子四周,尸骇遍地,禁不住心寒胆战,再也不敢上前自寻死路了。
所以史诗明在碉堡里面力战双丑,能够专心致志,凝神对敌,反过来说,金山双丑显然陷入绝对不利地位。
呼延真天性狡猾,他想着今天自己两兄弟纵使能够打胜史诗明,也要累得精疲力尽,碉堡门外还有一个大对头陈梅霜扼守着,这一关更加难闯,何况连眼前的史诗明也未必斗得过!
他忽然生出一个主意,碉堡的大门虽然被冷陈梅霜扼住,顶上的气洞却没有阻拦,自己何不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但求自己逃生,兄长的性命不用管了。
二魔主意既定,他把绿玉杖向地一点,突然撒手抛杖,身子向上一窜,直升起来,扑向堡顶,要由碉堡气洞钻出去。
陈梅霜叫了一声:“哎呀!”
她已经全神贯注,提防金山双丑逃走,腕底扣定了三支天狼神针,二魔呼延真这一窜起,陈梅霜的天狼神针正要发出。
史诗明突然一声大喝,举手一抛,竟然把左手的离火剑脱手掷出,剑锋扎中他的背心。
史诗明这一手是“引”字诀的精华妙着,名叫“神龙掉尾”,如果练到炉火纯青,一剑飞出,刺中敌人之后,还能够用气功把剑牵引回来,返到自己手上。
史诗明功力还浅,当然没有这样深的造诣,可是这一剑也够呼延真受的了。
离火剑锋利无比,这一下扎进他的背心,足有一尺多深,几乎直贯胸口,呼延真哎呀一声,立马送了性命。
呼延陀趁着史诗明运劲掷剑的刹那,一个筋斗,挣脱了史诗明剑尖的牵引,冲向堡门,喝道:“让路!”
双蛇杖向前一探,猛向陈梅霜刺来,陈梅霜长笑一声,长剑挥处,搭住双蛇杖的中腰,突然往下一按,叫道:“回去!”
别看陈梅霜这一按十分随便,却是用了内家真力,劲贯剑梢,她这一下用得恰到好处,立马把双蛇杖按在自己脚下。
两根蛇头嗤的一声,插入土里,女侠这边按住蛇杖,那边右脚直蹴出来,其疾如电,砰的一响,把呼延陀踢了个大筋斗,滚回史诗明的身边!
史诗明突然伸出左掌,使用“三阴灭阳”掌劲,叫道:“起!”
掌力一抛一振,呼延陀的身子直弹起来,叭的一声,脑袋撞中碉堡屋顶,跌了下来,这一撞和一跌,把个大魔头弄得头脑发昏,天旋地转,急切间挣扎不起。
史诗明想起杀师之仇,更不怠慢,青虹剑寒光一闪,呼延陀惨叫半声,便自身首异处。
史诗明总算是有志者事竟成,在碉堡里一场恶战,力诛双丑,给惨死的智禅上人报仇雪恨了。
不过史诗明虽然是手刃金山双丑,建立了不世的奇功,却是无补于廓尔额的溃败!这是为何?
原来吴三桂在金山双丑向前夺路的时候,陆续抽调大军渡过白象河,天公也好像有意帮忙明亮,突然阴霾四合,狂风大作。
大风一起,据守住高崖的廓尔额兵,连连退后,有少数走避不及的,被狂风刮落悬崖之下,跌得粉身碎骨。
明军因为站的地方较低,而且每个兵士身上穿了沉重的铁甲,所以不怕风力,反而大队人马,冲上崖头,不多时候,连海大富的大军也冲过白象河了。
尼泊尔的兵士看见明军势大,天险已丢,再也无心恋战,不到黄昏日落,已经全线崩溃。
史诗明和陈梅霜、萧玉霜、陆金波、戴安娜、洪飞燕等一班男女英雄虽然左支右拒,杀毙了不少明军,究竟独木难支大厦,挽回不了失败的命运。
三十多万明朝大军像排山倒海般的横过高崖,推向加德满都王城附近的平原,这一次白象河之战,廓尔额兵伤亡五万余人,精锐丧折过半。
明朝军队的死伤虽然相等,可是兵力雄厚,没有怎样影响实力,吴三桂和海大富两员大将,已经揽辔扬鞭,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指向皇城了。
廓尔额国王,虽然天性强毅,有无比强大的斗志,可是到了这个地步,险隘全失,兵力损折大半,而且粮饷不足,无以为继,再也没有法子跟明军对抗下去了。
他只好暗里派了密使,到吴三桂的军前乞和,哪知道吴三桂一听了乞和两字,立即翻脸,勃然说道:“胡说!咱们明朝是天朝上国,你们廓尔额不过是藩属小邦,你的国王受了几个可恶的叛逆的挑拨,居然胆敢对抗我天朝,现在势穷力尽,还不投降,竟然妙想天开要乞和吗?本大将军要的是投降,不是讲和,左右过来,给我乱棍打出去!”
那些如狼似虎的亲兵,叱喝一声,提起棍棒,就要把国王派来的使者,痛打一顿。
海大富立即阻止,向福康安耳边,低低说了几句,吴三桂怒容方才停止,向来使叱喝道:“你回去告诉国王吧!本帅只要他牵羊担酒,面缚出降,不知道什么叫做讲和,你们国王如果想免死,要做到以下三件事,第一件,把王城里面色卜拉寺三尊镇国金佛拿出来,交到大营,表示诚心屈服,洗心革面。第二件,将国王的一子一女缚了,送到军中,阿布王子将来人京做人质,公主给天朝皇帝做妃嫔。第三件,史诗明和金弓郡主这班叛逆,统统要交出来,不准走漏一个,知道没有?”来使唯唯诺诺,垂头丧气的走了。
他只好把吴三桂提出的三个条件,据实回奏,国王听了又惊又怒,气愤不已。
要他把王子公主交出来,送到天朝上京,儿子为质女儿做妾,国王已经不肯答应。
至于色卜拉寺供的那三尊镇国金佛,也要交给明军,国王更加怒不可遏。
原来尼泊尔是一个信奉喇嘛教的国家,上至国王僧侣,下至平民百姓,每逢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年头,一定认为是佛爷显圣,佛力庇佑,用金块溶化了,加厚寺中金身佛像。
所以尼泊尔全国的佛寺,所供奉的佛像差不多全是金身的。
色卜拉寺是廓尔额全境最古老的一间大寺,寺中供奉的三宝佛名叫做“镇国金佛”,每尊都有一丈多高,金身厚约二尺。
抛开这么重大的价值不说,这三尊金佛实在是廓尔额祥瑞的代表,吴三桂连金佛也要交出来,手要求未免太苛刻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