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显然也是个痴情种子,只钟情刘娥一人。赵桓继位后,第一时间就把刘娥接进了皇宫,两个人终于正大光明地在一起了。
这一年,刘娥已经36岁。刘娥入宫后,很快就得到了赵桓的专宠。】
【此时的刘娥,已非当年的击鼓小妹。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极有见识。她不像别的妃子一样,只知以色争宠,她会襄助真宗处理政事。
这让赵桓更加离不开她。】
【郭皇后病逝后,赵桓想立刘娥为皇后,却遭到了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对。原因无非是刘娥出身卑微,又无子嗣。
刘娥虽被赵桓专宠,却因为年龄过大的原因,一直无法受孕。最后刘娥想出了借腹生子的办法。
她让自己的侍女李氏侍寝真宗。
李氏怀胎后,刘娥也宣布自己怀孕。十个月后,李氏产下一子赵受益(赵祯)。刘娥遂宣称这个儿子是自己生的,李氏只是奶娘。
刘娥并没有为了封锁消息杀害李氏,反而还加封李氏为县君。不久李氏再度怀孕,生下一女,被晋封为才人,也成了真宗的一个妃嫔。
凭借这个“借来的儿子”,刘娥终于有了晋升皇后的资格。】
【1012年十一月,赵桓晋封刘娥为德妃。面对百官的汹汹反对,赵桓把册后仪式一应从简,既不让进贺,也不搞封后大礼,封后的诏书也直接发到中书省,回避群臣公议。自己在皇宫里宣布了一下就完事。
就这样,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为了赵桓的正宫皇后。】
【成为皇后的刘娥正式介入了朝政。
真宗皇帝患有偏头痛,精力不济,很多奏章都需要刘娥打理。多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但朝中很多忠直之臣看不惯刘娥这种牝鸡司晨的做法,以寇准为首的一帮大臣谋划废后。刘娥同样针锋相对。
她利用丁谓钱惟演王钦若等人,打倒了寇准等人,更是把寇准贬到了雷州当司马。】
【真宗病重时,公开下诏:“此后由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可在旁辅助。”
这封诏书认可了刘娥裁理朝政的权力。】
【1022年,赵桓逝世。十一岁的赵祯即位。因为年纪尚幼,朝政大权,由刘娥一手独揽。】
【此时朝中大臣,以丁谓为首。丁谓见刘娥只是一介妇人,赵祯又是幼儿,欺她孤儿寡母,竟有了独揽大权之心。
然而,刘娥很快就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借力打力,乘诛杀宦官雷允恭的机会,把丁谓一撸到底,直接贬到了崖州。】
【丁谓出局后,刘娥正式垂帘听政,与赵祯一起处理政事。】
【在刘娥垂帘听政的十一年里,她虽然也有恋权之心,迟迟不把权力交还给赵祯。
但她还是做了不少有益社稷之手。
她先是废除了持续多年,劳民伤财的天书运动,让民间休养生息,让宋朝的经济大大发展。
同时刘娥号令严明,赏蜀有度。她虽然对刘氏姻族屡次封赏,却禁止他们插手朝政。
事实上,刘氏姻族也确实没有做出祸国之事。】
【刘娥垂帘听政十年后,有试图投机的朝臣劝刘娥效仿武则天称制自立。但刘娥把朝臣的奏章掷于地上,愤然说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与此同时,刘娥也没有亏待赵祯的生母李氏。1032年,刘娥加封病重的李氏为宸妃。然而李氏在封妃当天就去世了。刘娥为李氏治丧时,还为她穿上了皇后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