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词,是我刚刚有感而发,要说这词义,你听我慢慢道来!”
晏卿之所你有感而发,一方面是触景生情对佳人的期待,一方面是重生以来,回想起曾经人,曾经事,不知还能否在看到?
词中意,意人生,寥寥几句,不过是自己的缩影,难免带着几分悲凉。
如这夜,引人遐想,最后也只落得几分惆怅。
桃花白听完最后一字,原本向前的步伐却忍不住站定。
“少爷,这真的是您有感而发?”
此界没人知道苏轼,晏卿自不会说,此时厚着脸皮点头答应。
“对啊,就是我有感而发的,不过你也不必放在心上,诗词歌赋乃是小道,不必挂心!”
“少爷!你有大才!”
这一刻,桃花白看晏卿的眼神发生了变化,之前答应成为他的护院,不过是觉得彩凤楼的东西甚是可口,又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暂时就留下来待一段时间。
不想,今天居然看到晏卿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
武道之人,侠义心肠,终极一生都在找是否可以位置追随一辈子的能人。
此刻,桃花白突然觉得,好像晏卿就是他命中要尽心效力的那个人。
这一瞬间,他对晏卿的心态完全变了,他眼神闪烁了一下,决定要好好观察观察眼前这个‘纨绔’少年。
……
庚子年,五月初五
芙蓉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天原本喧嚣的街道变得更为热闹。
石拱桥下,一对对衣着华丽的少男少女,迎着初升的朝阳,出来踏青。
人声,笑声,夹杂着小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晏卿带着黄三,桃花白,一遍轻摇手中折扇,一边沿途观看踏青人群,不觉心情大好。
彩凤楼开业已有半月有余。
这段时间,晏卿白银收入了足有五千两之多。
一部分交于晏中林去才买制作精盐的器具,另一部分则被晏卿收入囊中,打算在投资点什么。
这一晃,时间就到了五月初。
黄三凭借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彻底复活了烟绯子的芳心,两人也开始交往起来。
今天得空,黄三特意上门,说什么邀请晏卿去吴月斋喝上几杯花酒,再让烟绯子为他独奏一曲月上西楼。
拗不过黄三,加上晏卿从生以来,就是在家里窝着,也还不知道晏家堡之外,究竟真的一番风景,索性出来瞧瞧。
“哈哈!怎么样晏兄,今年有没有看上的谁家姑娘?”
往年五月初五,晏卿第一个火急火燎的冲出来,目标就是那些踏青的小娘子。
以至于有时候,他们看到晏卿,都绕路走。
黄三等一众死党可是都了解异常,正当他以为晏卿会开始品头论足的时候,去发现晏卿目光看向石拱桥上游的一处窄口。
那里水流湍急,上下落差足有两米,旁边还有一个水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地方……不错啊!”
晏卿眼神闪烁,他来到这里有十几天,最难熬的便是夜晚,那盈盈烛火和萤火虫没啥区别,点的再多也看不清。
这让他习惯电灯的现代人实在接受不了。
此处窄口,要是能运用得当,说不定可以制作一个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