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百余骑兵一手拎着雁翎刀,一手举着大喇叭,不停的嘶喊,没办法,他们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把将领传达出去,如此才能保证赈粮会场的基本秩序。
效果还是有的!
前方的狂奔的流民,霎时间分开了近乎二十股人流,朝着不同的旌旗方向奔去。
早有骑兵策马而来,从旁指导引流:“不要乱跑,在这里,人人都有粥喝,放心!”
“胆敢随意插~队造次者,格杀勿论!”
“......”
雁翎刀可不是唬人的,真有流民不顾一切的冲挤,破坏秩序,立刻会有负责秩序的将军手起刀落,然后喝令:“扰乱粥厂秩序,杀!”
每一处粥厂,一连斩杀了七八人之后,流民开始变得安分起来,尤其是在流民真正喝上粥,欢呼雀跃的时候,更是给了其余流民信心!
他们要活下去!
“来来来,莫要着急,全都有,全都有的!”
“打好粥的,去哪里喝粥,不要影响别人!”
“放心放心,别说你们只是数十万人,便是一百万人,我家主公也能养的起你们!”
“......”
在喝粥的时候,同样有人给他们灌输各种安心的心灵鸡汤,当喝到粥的那一刻,他们一个个变得像小绵羊一样,极为乖巧。
早有火头军摆好了大盘,专门用以清洗喝完的粥碗,然后回收利用,虽然这样稍显得不卫生,但在那个年代,这种情况,能做到这样,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喝完粥的百姓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后面的工作席,有官员询问道:“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可会些什么技艺吗?”
“俺叫铁柱,家住陈留,俺不会啥技艺!”
“哦!当过佃户嘛?会不会种田?”
“恩恩!种田俺倒是会,俺还会放牛,能养狗,俺家老爷家里的狗全是俺一人在照顾。”
“哦哦,可以了!”
官员在小本本上记下养殖人才铁柱,便吩咐他从旁等候,如果饿了,马车上有干粮,一人一个麦饼。
“俺叫小芳,家是汝南平舆的,俺当过裁缝!”
“大人,俺叫狗蛋,是上蔡的,俺会打渔,还会编网!”
“大人,俺叫狗剩,是汝阴的,俺当过泥瓦匠。”
“......”
张昭喜笑颜开,不停地记录这些人的特长,甚至用光了十七八张绢信,负责研磨的小厮手都酸了,但他更是开心,因为能够被记录,可全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呐!
“我跟你们说呀,下蔡可是全九江最富饶的地方,今年的那场洪灾,扬州全部遭受损失,就我们下蔡没有遭受损失,待会就到我们田亩了,那稻米长得......就住在我们下蔡吧,我们下蔡管户籍,住满十年还能无偿给你一套房子,多好的事儿啊!”
“这位帅哥,到我们寿春县吧,我们寿春可是九江治所,粮产丰富,商业繁荣,你自己种出来的稻米,还能到城里贩卖,换些钱花,主要是距离近呀,白天进城,晚上回家,不耽误事儿!怎么样,到我们寿春如何?”
“......”
各大县城的马车队特么已经开始了不要脸的抢人模式,他们代表的可是生产力呐,不论是城建,还是制造业,全部要需要建立在人力基础上,他们就是赤.果.果的廉价劳动力呀!
“你们合肥辣么远,我才不去呢!”
“可是我们合肥环境好,还有湖泊,能打渔,你不是会打渔嘛!来吧来吧,有马车,最多三天,咱们就回去了。”
“......”
“历阳!?好远好远,还是算啦,我怕我人还没过去,就已经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