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率领的3军团是垫后的,准备的干粮少,能吃的野菜之类早被前边的部队吃光了。
部队要断炊了,他只好将饲养员叫来问:“还有几匹牲口?”
老饲养员回答:“连军团长那匹黑骡子在内,有6匹。”
彭德怀下令:“全部杀掉。”
老饲养员坚决不肯杀大黑骡子。
彭德怀说:“我也舍不得,现在连野菜都没得吃,只有杀了牲口,才能出草地。只要人在,牲口,敌人会送来的。”
这样,把牲口杀了,他们军团部只留一点杂碎,肉全部分给各连队了。就是这点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
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的死去。
死亡越来越多,后边的人无须向导,顺着络绎不绝的尸体,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行军路线。
红1军团过草地是左翼前卫,在快走出草地的前一天,聂荣臻给作后卫的红3军团彭德怀发去电报,一方面将沿途经过情形和注意事项告诉他们,另一方面请他们协助掩埋前面牺牲的同志。
后来,随3军团行动的周恩来回电说:据3军团收容及沿途掩埋烈士尸体统计,1军团掉队落伍与牺牲的在400人以上。
红军右路军过草地最多的用了7天,最少的用了5天。
第一天3军团政治部由毛儿盖出发,走了60多里路,天快黑时,抵达一个无名草地上宿营。
这里一所房子也没有,只有一些低矮的小树,袁国平及向仲华等就搭了一个帐篷。
第三天过葛丘河。第四天是在沼泽地内行走,不仅天气变化无常,而且地面完全是水草,要选择在草堆上走,如不小心,掉入沼泽坑内则越陷越深。
有的同志就这样永远出不来了,不少骡马也因陷入沼泽坑内拔不出来。
红军过草地,很有必要讲讲女红军的四宗宝。
第一是脸盆--长征途中,女红军为了减轻负重,逐渐扔掉一些东西,但破旧不堪的脸盆总是舍不得扔。因为脸盆既可用来洗脸、洗脚,又可用来煮饭煮菜;既可戴在头上遮挡风雨,又可以反扣在湿草地上当凳子;脸盆还是交通工具,坐在上面,往坡下滑去,省力又省时。
其次是棍子--晚上宿营时,可以用它来搭帐篷;用两根树枝绑在棍子上,上面搭块布,就是一把大雨伞。
草地行军时,用它当扁担,可以挑着东西走路;用它当拐杖,可以试探道路的虚实和水坑的深浅,如有人不小心陷进泥潭,还可以用它把人拉上来。
第三是牛皮-不到断粮时,战士们是舍不得吃牛皮的。
草地断粮时,女战士们就把随身带的牛皮制品切成小块,和着野菜一起煮着吃。
牛皮还是很好的御寒物,挡风雨、暖身体,还可用它来做鞋子、带子、挂包等。自制的“皮鞋”走起路来,比光脚好多了。
第四是铁针--有了“铁针”,女战士就可以用灵巧的手缝补战士们的衣服、鞋袜,以抵御草地的严寒.铁针成为女战士随身携带,小心保护的珍品。为了保护好“铁针”,女战士们还专门开会规定,谁丢失或弄断了“铁针”,就要受处分。
长征中一向为中央红军打先锋的红四团,接着为过草地开路。
临行前,毛主席向团政委杨成武布置任务,突然发现他还没有吃饭,便把自己的晚饭———六个鸡蛋大小的青稞面馒头交给了饥肠辘辘的杨成武。
杨成武说,当时每人只有固定的一份口粮,他不忍心吃主席的饭,却又无法推辞,便只吃了两个小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