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封天宇接到何翠姑的命令,让他带着特遣队赶到英德的西垭口,支援在那里防守的粤军将领巫剑虹。
巫剑虹是粤军第四师的师长,是陈济棠的亲信。此时正率部镇守英德。
英德隔韶关不远。镇守韶关的是陈济棠的另一个亲信,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五师师长张达。
但是封天宇不太明白,特遣队去执行一些特别的任务,比如说上次营救分局领导和清除叛徒的行动。但去支援野战部队,跟对手硬碰硬厮杀,显然不很适当。
但军令如山,不适当也要适当。
特遣队现在很分散,不过大抵也就是两个地方:一个是万盛酒楼,一个是白云山制药厂。
前者是胡正太做老板,后者是表姐林欣儿做老板。两个人的生意都做得很大。
而两个人的企业却都是由陈济棠罩着,而今陈济棠领着反蒋,起先还算顺利,两广打着抗日反蒋的旗号,深得全国各党派、各民主人士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但是陈济棠的“南天王”徒有虚名,他的政治根基很不稳定,内部貌合神离。尤其是他的军队并非完全掌握在自已的手中。
陈济棠的第一集团军,原有三个军,军长余汉谋、陈济棠、李扬敬,副军长李振球、张达、黄廷祯。
每军三个师,师长是莫希德、叶肇、邓龙光、巫剑虹、李振良、李汉魂、黄质文、张瑞贵等。
另外有一个独立师,师长黄任寰;一个教导师,师长缪培南;一个独立旅,旅长陈章;一个警卫旅,旅长陈汉光;四个警卫团及财政厅的两个特务营。
事变时,又以原来的独立师和教导师为骨干,扩编为四、五两个军,以黄任寰、缪培南为军长。
粤军共有七十个团,共计二十万左右的兵力。
而这三个军,他自已只有一个军,另两个军的军长都不是自己的亲信。像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两人之间历来存有碍隙。
虽谈不上是宿敌,但在利益面前两人却是同床异梦。
事变一发生,蒋介石就利用各种手段分化瓦解粵系内部,很快,粤系中形成了倒陈拥蒋的态势。
余汉谋公开打出“拥蒋”的旗号,蒋介石迅速发布命令,让余汉谋代替陈济棠。中央军大兵压境不说,余汉谋的第一军也调转枪口,来打第二军了。
形势急转直下。
余汉谋的第一军主要驻防在赣南、粤北,他要“倒陈”成功,首先要对付的就是粤军第二军。
他联络粤军第三军,让第三军也来加入倒陈行列。
所以现在陈济棠的统治岌岌可危。能不能继续坐在“南天王”的宝座上,对付余汉谋成了关键的关键。
由于胡正太与陈济棠的关系,胡正太当然想帮陈济棠了。可胡正太只是一个生意人,手里又没有军队,想帮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陈济棠明白胡正太的心思。他对胡正太说:“贤弟,你的心意哥哥心领了。为了你的长远利益,你要低调些!”
陈济棠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玩政治的人就如江湖过客,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晚会有人代替。
而做生意的人则能长久。不必为朋友去得罪那些新政客。
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济棠已萌生了下野的念头。他已把自已当成了一个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