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其余几名白马义从的曲侯,以及公孙瓒其余普通骑兵的将官们,也发现了这些在坞堡上燃起的浓烟。
前者身为骑兵中的精锐,对这些浓烟自然极其敏感,他们同赵子龙一样,看见浓烟之后,第一时间带着麾下骑兵远遁而去。
可后者普通骑兵却不以为然,觉得可能是那些临时筑造的坞堡里面,正有敌军将士们在生火造饭,于是静极思动的他们竟然尝试着朝坞堡内发动进攻。
可惜坞堡内的李军士卒就是不出来,任凭这些骑兵将箭篓里面的弓箭射光了,依旧如同缩头乌龟一般,就是不露头。
这些公孙瓒麾下的普通骑兵那哪能忍?
于是他们尝试着在坞堡外游弋,试图找寻破绽。
他们就不信这简易坞堡内的粮食足够这百余名李军士卒吃喝数天的。
结果还没到第二天,坞堡外的李军援军赶来了。
这些普通骑兵顿时意识到不对劲,再被包夹然后突围的时间里,损失了几十名士卒后,这些普通骑兵终于突围了出去。
这让他们心有余辜的同时,也瞬间明白了,这安平国的主人已经不再是那袁本初,而是已经易主。
再待下去,恐怕有变。
于是这些骑兵们开始无意识的慢慢汇合于一处,尝试着回返了。
同样的,赵子龙也早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绕道前往定远县后,发现县城早已人去楼空,变成了一座空城,他顿时放弃了继续南下安平国的念头,立马调转马头,朝着界桥这两郡国的边界奔去。
随着时间的蔓延,一直到第三天时,他赵子龙已经和另外两个白马义从的曲侯汇合了,总兵力由四五百,来到了一千五百之数。
这还不包括另外三个普通骑兵曲部的数量。
以至于当他们距离界桥,只有五十余里时,基本上公孙瓒派出去的六千余骑兵,已经不知觉的尽数汇集在了一起。
“从我们入境至今,安平国似乎到现在都没有发现袁本初军队的身影,反倒是青州刺史李云义麾下的兵马,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难不成这两人联合到了一起?”
一名白马义从姓元名乙的曲侯,在傍晚休息时,对着自己的同僚们这样说道。
这番话引起了不少共鸣,其中有两名曲侯还表示,应当立刻派遣一小支骑兵回到河间国,去汇报给他们的主公公孙瓒才是。
元乙觉得不妥,他表示李云义麾下的骑兵正在抱团徘徊在界桥附近,若是他派回去的斥候小队撞上了李云义的骑兵怎么办?
那不就是白给吗?还不如他们一起冲出界桥,回到河间国。
余下的曲侯觉得有道理,便又细聊了各部曲的配合。
自从去岁刘虞带着他们同袁本初打了个两败俱伤之后,那损失的一千余白马义从虽然尽数得到了补充,可由于操练、配合的时间还不足一年,默契远远达不到白马义从完整形态的精锐程度。
所以战前统筹一番,并且统一指挥的任务,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