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若是通过了院试,则被称之为秀才,只要是中了秀才,则可以免除劳役。
除此之外,其余的制度也是一个不少,通过乡试的则为举人,至于再往上的州试,则便是天子门生,具备着免除全家劳役赋税的福利。
“竟然有如此奇妙之制度....在下真是大开眼界。”
直到徐庶陈述完良久,钟繇还一直迟迟难以平复心情。
只见钟繇面色复杂地看向李云义,眼神中却满是崇敬和佩服。
他严肃地起身,弓着腰对李云义敬重地长长拜道:“李君侯能够写出如此惊天的制度,真不愧是当今最为圣明的主公!之前长文曾屡次向我陈述君侯之神威,如今,在下才算是真的明白了。”
钟繇的这个举动可不是在做样子,他是真的真情实意,发自肺腑地敬佩李云义。
李云义所写的这科举制,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在钟繇的眼中,这简直就是堪称旷古烁今,可以作为开国之策的神器。
甚至于,钟繇都不禁想到,若是汉朝能够以此策为支撑,他的国祚,会不会延续到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衰微。
而在钟繇的心中,这个答案,渐渐已经变成了肯定的。
钟繇心中慢慢品味着科举制,只是觉得越来越不可思议。
“李君侯此策,真可谓是惊雷一阵,让在下如梦初醒。只是如此制度,只怕会引起当世不少人的反对啊。”
钟繇是清醒的,他虽然意识到了李云义的政策之优越,但是同时身为世家之人,更是颍川世家的一大族长,钟繇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这个政策将会引起世家怎么样的反对。
那一定是不遗余力、铺天盖地的反对!
甚至于,这个的反对声,要更胜过屯田制所带来的。
毕竟,屯田制,虽然是损害了世家的利益,但是却并没有完全动摇世家们的根基。
而李云义却从选官制度上下手,此举无异于是刨世家的根!世家们又怎么可能同意?
而对于钟繇的看法,李云义则也是早有预料一般,缓缓点头道:“此事元常不必多虑,这个制度,本侯已经是势在必行,哪怕是千万人挡,吾也往矣。”
李云义知道,这科举制本来便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产物,突然放在这个世界,就算是钟繇这种顶尖的聪明人能够理解,其他人也未必能够看出来其中的利害。
而想要推行科举制,就务必要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
历史上,科举制完全代替九品中正制,还跑不脱晋朝的大乱,导致世家实力严重受损。
而现在的豫州,被袁术这么一糟蹋,其实就跟五胡乱华后的中原一样,世家势力大幅下降,正是推行新政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