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城中,段煨高坐堂上,忽的听闻贾诩到来,便匆匆起身,笑吟吟的出门相迎:“许久不见文和公前来华阴,今日是那阵香风将文和公吹来了?”
贾诩揉揉鼻子,苦笑道:“并非是香风,此来拜会将军,文和是求来一条生路。”
“生路?”段煨脸色微变,将贾诩从门口应到厅堂,对坐之后,方才再度开口:“西凉诸军团结一致,无论是张骠骑,还是樊右将军,都与我约定,最迟三五日,便会进入弘农。眼下弘农内外有数千骑兵摇曳,阻隔内外联系,免的叫青州军探清你我虚实。”
“忠明不愧是我西凉悍将,如此一来,此战胜算多了不少。”贾诩闻言一笑,却又奇道:“忠明刚才所言,怎么没有大司马,后将军?”
“文和公明知故问,此二人间隙丛生,想要他们齐心协力,与我等一起对抗青州军,无异于白日做梦。”不提还好,一提这两个人,段煨便心头堵得慌。
明明都是西凉军,应当齐心协力对抗外敌。他们两个倒好,只知内讧。
谁都知道,自从董卓,牛辅死后,西凉军便再无头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最后才是他段煨。谁的兵马更多,立下的功劳越大,谁的权利越大。
他宁愿舍弃实力最强的两个,也要跟樊稠张济同盟,一起对抗青州军。
时至今日,他对大汉朝廷并无任何忠诚度,只是单纯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财富。青州军那哪儿都好,就是对于投降的兵马,将领不够厚道。
大多数投降青州军的将官,都要从头往上爬,名下的土地人口,都要缴税。
如此种种,哪怕段煨知道这种事情谁都会去做,却仍旧对青州军十分抗拒,他不想将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让,让青州军统治弘农。
他还有一战之力。
“还请文和公教我,如何击败青州军!”段煨目光炯炯有神,抓住贾诩的大手,极为认真。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得一阵马蹄声,数人快步而来。段煨这才放手,不去看贾诩,而是看向门口。
只见穿着鱼鳞甲,头顶红缨的张济闯入自己眼帘当中,身后是约莫二十年前的张济。
“拜见段将军,拜见贾先生。”张济拱拱手,身后的张绣也连忙躬身,一一拜见。
“你来的正好,俺正在问文和公,想要求那一线生机。就是不知道文和公肯不肯给俺们指出一条明路。”
“明路?”贾诩不动声色的摇头,当今唯一的路就是投降。可他知道这些西凉军悍将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投降李云义。
除非大败,除非李云义的刀家在他们脖子上。
“断绝李使君粮道,是我等唯一的生路,若是做不到这一点,还是尽早投降为妙。”贾诩粗略一说,见他们神色各有不同,又细细解释。
“并州山路崎岖,粮道应当是走河内河东。近日来黑山臣服,青州军在并州最大的对手已经变成南匈奴,若是能够说服南匈奴助战,此战胜率又能增加不少。其次便是,与白波贼郭太胡才等人合兵一处,让他们袭扰河东,牵扯青州军精力。”
他有条不紊,三言两语便将全局谋划一一道出,让段煨一拍案面,叫好道:“好好好,白波贼与俺关系不错,俺现在就派遣使者联络他们。至多一旬,白波贼必定让青州军烦恼不堪。”
“除此之外,还应当多多派遣骑兵,袭扰兖州,豫州,让青州军防不胜防。”张济建议。
贾诩忍不住提醒:“张骠骑可曾想过当日屠戮徐州的曹阿瞒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