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公坦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能是假的,可赤眉,黄巾,却不是假的。小民需要引导,而非镇压。等到邺城造纸术更为娴熟,能够将古籍印刷之后,知识再也不是士人专属。教化万民也将成为现实。”
“一旦实现,未来的古籍价格骤降,不过当下百分之一。”
徐庶声音不大,却语出惊人,让张松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作为士人,他太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了,士人短暂获利百年之后,这天下必定有无数寒门崛起。
可是谁能抵挡李云义?亦或者说,谁愿意抵挡李云义,主动加入齐军,成为统治者不香吗?非要抵抗强权。
这一刻,张松愈发坚定不能跟齐军交锋。无论是军事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李云义都是天下第一,种种奇思妙想,更是叫他拍案叫绝。
若是这些政策用在蜀地,一定会让蜀地更加繁荣。
“元直心中所想松一清二楚,只是此行人多嘴杂。”张松犹豫不决,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心思透露出来,他相信徐庶跟李云义都会帮助自己隐瞒信息,让自己能够安然回到益州做内应。
“子乔想要建功立业的话,最好先保重身体。”徐庶闻言一笑,似乎想到什么,提醒道:“主公看重是你,而非你身后的益州,轻重缓急,还请子乔放在心上。”
“多谢元直。”张松这句话说出来,已经是极难。
人多嘴杂无关紧要,自己身为使者想要见到李云义并不难,而自己身边的随从根本没有这个资格。他们定多将自己所行所见到的人记叙下来,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而自己区区一个外臣,想要在人才辈出的齐军当中拥有一席之地,必定要有自己的底气才行。一个投效之功,哪里比得上整个益州的厚礼。
此刻,他犹疑了。自己想要赌一把的时候,徐庶好似朋友的话语让他心情复杂。刘璋不在乎自己,齐军上下却对自己格外重视。
重视并非来自身份,而是才学。无论徐庶还是李云义都是才学惊艳之人,尤其是李云义。身为齐公,并非世家出身,名字都不是单名,可见李家没落到了什么程度。
可这样的人都能学富五车,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坐实天下纷乱。
这天下若真要一个人终结纷乱,那必然是齐公李云义。若这天下还需要一个人作为走狗,张松愿往!
一切说定之后,徐庶好似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仍旧谈笑自若,言语当中诸多军情,人情,一一讲述,倒是让张松眼前一亮。
“敢问元直,这渡海真的能够做到?”
张松并未去过大海,却知道大汉东边,汪洋万里。
“不止是能够做到,那南中之地一角便濒临大海,与交趾相连。”
李云义的声音骤然响起,这年头云南广西并未大开发,多得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可交州,益州的联系一直都有,只是不便。
秦始皇想要通过象郡修筑运河,增加对于岭南之地的掌控。
“外臣拜见齐公,齐公所言,在下倒是知晓,在牂牁郡以南,有一条西随水。这西随水便能流淌到交趾郡。永昌郡中澜沧水,周水向南蜿蜒,据说也能入海。”
李云义闻言一笑,西随水是红河,澜沧水就是澜沧江,这条河到了国外,叫湄公河,周水则是萨尔温江,从曼谷入海。
只可惜这三条河后世都没有发挥出多重要的经济价值,眼下更是只能作为征服整个中南半岛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