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你真是的,哪有这样说自己的!”郑巧儿止住哭,轻轻给杨天上了药。
“疼吗?”
“刚才很疼,现在好多了!”
“夫君,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郑巧儿把刀丢得远远得,“你要是出事,让我们姐妹怎么活?”
“就是,没见过你这样没出息的,竟然因为这种事寻短见!”上官婉儿道,“这样是传出去,咱们杨家便成了共和岛的笑话了!”
“不是,夫人们啦,你们是不知道,你们三个一起上,纵是铁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啊!”杨天道,“不行,你们三个得轮个班,一次只能来一个,而且每七天,我得休息四天!”
“夫君,好,好,我们都依你!”郑巧儿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这还差不多!”杨天如释重负。
借口伤口不宜剧烈运动,杨天只是抱着郑巧儿入睡,至于云彩儿和上官婉儿,被赶到自己房间里不管了。
“总督,有件事,我要请求你同意!”向问天总算见着杨天。
“哦,听说你这两天为了见我,没少跑这边来,是出什么事了吗?”
“是这样的,总督,之前呢,因为种种原因,我不宜以公开身份示人,现如今所有顾之忧不复存在,所以我想恢复旧名旧姓!”向问天说起这事,不敢正眼看杨天,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而是实打实的重罪,掉脑袋都是有可能的。
开玩笑,皇帝的恩赐,谁能拒绝,谁敢拒绝?
杨天虽然不是皇帝,但在共和岛上上下下军民人等之中,早已经是皇帝无异了。
对于向问天想恢复原来的名字,杨天并不在意,看着书案前五体投地的向问天,也只能是暗叹一声。
“我并不想当皇帝啊,你们一个个把我当成皇帝是什么意思?”
不过杨天也明白,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个人已经无力阻止民心,强行灌输自由**平等观念,只会适得其反,当下,共和岛的思想还没有解放,一切,得等到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说。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当日改名实属无奈,如今我共和岛再无须顾忌他人,那么向将军你有此要求,确是应当。”杨天将之扶起来,“这宗法伦理,滋事体大,向将军,从现在开始,我就称你为杨将军了!”
向问天(以后就叫杨芨)本来准备拿自己的军功、军衔来换取改名,没想到杨天竟然这么好说话,心中不免暗骂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们的总督是那种人吗?
事实证明,还真不是!
“谢主隆恩!”杨芨一个激动,便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你们啊!”杨天道,“是不是把我想得太不讲理了?”
“不,总督,这是原则问题!”杨芨道,“你有你的讲究,我们有我们的坚持,君臣之道,不可废!”
“算了,你们想怎么就怎么吧!”杨天不再坚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重大的政治革新尤其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了,仁贵和弟妹的婚事已经定了,就在十天后,嫂子是过来人,有经验,能否帮持一下?”杨天见杨芨有告退的意思,连忙说道。
“总督,这事义不容辞!我这就去叫内子!”
“嗯,去吧!”杨天道,“明天早点到防务处去。”
“是!”
共和岛军政两条线,互不统属,一般而言防务处的会议内行政人员是不参加的,不过今天不一样。这是扩大会议,远征倭国已经完成,要论功行赏,没有民政、财政的配合是不行的。
“好了,在正式开会之前,我要重新介绍一个人!”杨天拉过杨芨。
“这不是向将军吗,谁还不知道?”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杨天是什么意思。
“好了,我就不卖关子了,这是向问天没错,不过这个名字是我给取的,他的真实身份是杨芨!”
“杨芨?平定罗艺之乱的杨芨?”刘仁轨大吃一惊,“你不是死了么?”
“本来一只脚都踏进棺材了,不过,遇上总督,把我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杨芨笑道,“是总督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好了,事情的经过,会后你们再去了解,现在,请杨将军代表第一舰队汇报一下此次远征的成果吧!”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杨芨介绍了此次征倭行动的过程,着重强调了新式装备的巨大作用,以及因为此次战争,共和岛收获的巨额资金。
这些,大家都已经知道,所以能保持平静。
“嗯,此次,打出了咱们共和岛的威风!”杨天道,“战争,并不一定劳民伤财,此次远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所以,**和防务处要多研究一下,如何恰当地运用战争这个手段。至于研究什么,咱可设置假想敌,在沙盘上好好推演一番,一但转入实战,我军才可能迅速作出反应!”
长孙槐和薛仁贵点头称是。
本次会议的重头是军衔制的普及,前几天授予四个中将,这只是开端,杨天打算借远征之际,以战功为基础,把将、校、尉各级都搭建起来,然后推广到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