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时候,从宫墙上传来了鼓声,一共三次。
徐达站了起来,说:“差不多该向上看了,宫门马上就开了,我们快走吧。”。
徐达说要向外走,朱明远也站了起来,出去了。
朱明远随着人流左右夹门走,文官在左边,武将在右边。
朱明远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跟在徐达的后面吧,从右边隔着门进入。
左右夹门是左右门,中间是御道,只有皇帝有通过的资格。
过了门,整齐的打扮,严肃的监察御史和礼仪司的官员检查了牙牌。
牙签是官员早上去时的身份证,这些官员只承认卡而不承认人。
一般来说,质量越高,牙齿牌的材料越好。
朱明远不用说功勋高,牙牌的材料是象牙做的,正面的书是“父母”字,背面的书是身份的名字。
满朝的文武都有牙牌,勋贵世家们的牙牌上写着“勋”字,文官上面的写着“文”字,武官手中的写着“武”字。
左右开门,让官员检查了亚派后,朱明远顺着人流向奉天殿走去。
早上的官员很多,大部分品级不足的主要集中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
只有真正的大人物才有资格进入奉天殿。
早上也被称为御门听政,但大部分情况下,与低品位的官员没有关系。
只有进入奉天殿,才能有参加早上的资格。
正殿左边是文官,右边是勋贵武将。
朱明远属于勋贵集团,有资格进殿,他站在大殿的右边,站在勋贵的队伍中间。
监察御史站在最外面,面对文武百官。
正殿里很安静,没有人说话。
大殿外响起了三个鞭子声,朱元璋在太监和大汉朱大人的群落下进入了大殿。
朱元璋坐在皇位上,响起了太监庆童尖锐的声音。“上朝噬33;”
文武百官都跪下,山上喊万岁。
朱元璋挥着大大的手,说免礼。
文武百官道谢后站了起来。
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去上朝的时候需要向皇帝跪拜。
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老子总以为上朝是每天都要上的,所以皇帝三更天就要起床,五更天就要准备上朝了,这有多苦逼,比996还恐怖。
后来才知道,这并不是皇帝的日常,甚至皇帝往往要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才上一次朝。
一个月或者几个月还算好的呢,甚至一年几年都没关系,就怕遇到像嘉靖皇帝或者万历皇帝那种十几年不上一次朝,弄的朝廷命官都不认识他们是谁。
很多人觉得这是垂拱而治的标志,是明朝政治开化的。重要因素,但实际上正是因为皇帝的不作为,才造成了朝廷之上党争的愈演愈烈。
这种恶性党争,直接导致了明朝最后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