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松江府市舶司的前期准备全部完成,朱明远的任命也下来了。
官员部把朱明远的官服、任命文件、官印等送到朱明远的家中,朱元璋的圣旨也继续了。
前脚送去了官员部,后脚接了宣旨官。
香案被放在玄关,朱明远带着家里人跪在香案的后面。
迎接,甚至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工作。甚至有些人还要提前三天斋戒沐浴,并不像电视剧里边那样,圣旨随到随接。
甚至就连当初嘉庆皇帝赐死和珅的圣旨,和珅也是在家里洗好了澡,换好了衣服。才迎接圣旨的,知道自己肯定会死,但还是要把面子工程做好,否则的话,提前就可以办了你。
“朱大人,恭喜您了,三个月前圣上任命您为松江知府,现在又跟您多增加了市舶司的差事,您可真是本朝第一人。”
朱明远三个月内接了两个圣旨,而且都不是什么贬谪的圣旨,而是任命状,在一般人看来,这可真是荣宠无双。
“哈哈,一切都是陛下错爱而已,我自己有什么本事?”
朱明远谦虚地接受了一句圣旨,并且偷偷把一块大元宝塞到了太监的袖口处。
人家过来传达这么好。在圣旨难道不应该给一点奖赏吗?不说别的,光是根内廷的太监打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太监欣喜不已,接下了那个大元宝然后塞到了怀里。
别看电视剧,电影里的那些太监一个比一个牛逼,什么东厂,血滴子,锦衣卫之类的,实际上那只是少部分爬到顶端的太监而已。下面的太监能管的住一日三餐就不错了。
他们这些人就是指望着颁发圣旨的时候,收一点好处费过日子。而朱明远也确实没让他失望,直接就送出了一个大元宝。
所以说这大元宝看着比较沉,但是太监的内心却是热乎乎的,越沉越好,最好压死自己。
“时候不早了,咱家还要回去复命,朱大人,咱家就祝您官运亨通了。”
虽然发出了宣旨官,但朱明远还是撤消了香案。
“少爷,你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现在不光当了知府老爷,连市舶司也在你的掌握了。当年小的可是听说过了,那泉州的市舶司,一天日进万金,是天底下最富的地方。”
福伯走了过来,笑着祝贺。心中为朱明远而高兴。
“哈哈,先别忙着谢我,以后要干的活儿挺多的,复播以后还请你继续照顾我的生活起居。”
“应该的,应该的,这都是老夫分内的事。”
相比起刘全,朱明远当然更相信福伯了。
朱明远笑了几次,带着福伯进了门。
其实朱明远在心中,知道这些官职是暂时的,不会长久。只要自己当了驸马爷,这些官职回头都要收回去。
所以自己要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来成绩最好是很快就把市舶司的一切工作都安排上正轨,这样的话,就算是自己功成身退,也可以放心了。
朱明远因为在宝山县设置了市舶司衙门,所以工部和户部已经把人和物资送到了宝山县。
朱明远虽然主管这件事,但手续还没有彻底完成就离不开了。
处理了这些事情之后,朱明远也必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