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伦毫不怀疑他,朱明远认为他很珍惜自己,就把自己的出生地告诉了他。
听了欧阳伦的说明,朱明远可以肯定这个人是历史上的安庆公主的丈夫。
“世界真小啊。历史上的你不是好东西,好色贪财,热中权利,为了钱的权利什么都不用,最后被朱元璋杀死,又牵连了安庆公主。”
希望你能安分点,否则,呵呵……”
朱明远收心,看了看旁边的物资。
“这和你做的很不错,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吧。等回了京城,我会向陛下举荐你的。”
大伯说,朱明远有意自己染上一身骚,而是欧阳伦的前半生确实如同开挂了一样。
而且朱元璋对他确实也挺器重的,给他委以重任之后的那些驸马也都没有这方面的荣幸。
如果后面这个家伙还是死性不改,做了措施的话,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毕竟提拔你的人是朱元璋,我只是负责举荐而已。
一个工部官员站了起来,把这些物资的数量和种类详细地说了一遍。
说明结束后,工部的官员也拿出账簿,交给朱明远。
欧阳伦和工部这个官员是工部和户部专门分配的,正在和市舶司协商码头的建设。
朱明远看了帐上的内容,估算了一下。
工部和户部帐上记载的物资数量和朱明远的计划有点出入,朱明远的计划可能不正确,但出入太大。
朱明远有一点疑问,想问他,但一想,他决定先去看施工现场。
建市舶司的架子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出海的商船,那就没用了。海运自然需要海川一般的漕运船就用不上了。
大明初年的造船业非常的发达,郑和的宝船也是在那个年代出现的,只是不知道后来都发生了什么?大明的船越造越小,甚至都已经打不过西洋舰队了。
漕运船抗风浪能力非常的差,远远赶不上海船,宋朝就尝试过用漕运船走海路运送花石纲,结果赔的渣都不剩
看上去只不过是个小市舶司,但必须实行。里面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大小。
“算了,先和市舶司衙门建个码头吧。
朱明远关上手里的账本,交给了站在后面的刘全。“去吧,请到小渔村去。”
朱明远从衙门机关出来,向渔村走去。
张璐急忙带着官员和部下,跟在朱明远后面,向渔村走去。
来渔村的时候,朱明远发现现在的渔村变了。
现在的渔村失去了过去的宁静,村子里到处都有测量土地的工匠。
除了村里的工匠以外,还有测量附近海域状况的工匠。
村里的百姓们已经被转移到了当地的衙门机关,只剩下不能带去的茅草屋。
小渔村旁边有一个巨大的工地,工地上放着大量的建筑物资。
工部官员是工部修建清吏司的主事,张璐,三十多岁的官员。
张璐指着测量土地的师傅,对朱明远说。
大人打算做什么。何时建造码头和衙门机关
“大人,下级已经派人来帮忙了。我想这几天就全部到了。”张璐插嘴。
欧阳伦站在一旁,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一句话也插不进去。
“我来量一下,量一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