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待了没多长时间,朱明远回到了市舶司衙门。
市舶司衙门主体结构和这个时代的普通衙门差不多,但这仅仅浮于表面。里面的那些房间,大都是水泥砖瓦结构,尤其是市舶司衙门后院的仓库,全都是用水泥砖瓦结构修建而成。
回到市舶司不久,吏部的文书送到了朱明远这里。
坐在市舶司衙门的前厅,朱明远翻看着手中的文书。
这是吏部的任命文书,是京城三大营以下各属官的任命。
“这个张璐是个笨蛋吗?金城三大营调,他到南京城里边去当个千户,这可是大大的好事。
他怎么偏偏不干?选择要留在宝山卫,这不是找死吗?朱元璋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吗?”
朱明远担心张璐如果拒绝了朱元璋的话。恐怕后面就没什么好果子吃。
张璐给朱明远的印象很好,这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官员,办事干练不拖拉,是一个能臣干吏。朱明远想不明白,这样的人怎么会选择自己升迁的机会。
算了算了,人各有志,如果他真有别的嘴忘的话,那自己也不强求,只不过现在的松江府和几百年后的上海有区别,希望他不要过得太苦
朱明远合上任命书,揉了揉发涨的眼睛。
“官员马上到位,出海之事迫在眉睫,要早点弄清楚高丽那边的情况。
这是目前最容易出成绩的了,也是难度最小的了。”
朱明远放下手中的任命书,站了起来,走了出去。
市舶司衙门周边民居很少,零零散散就那么几个。
衙门外面的路面全部用水泥硬化,整齐光滑。
刘全带着十几个衙役走了过来,看着站在衙门门口了的朱明远,刘全小跑着过来。
来到朱明远面前,刘全笑呵呵的道:“大人,这是下官按照大人的吩咐,给衙门挑选出来的衙役,您看看怎么样?”
前一阵子,朱明远让刘全在民间挑选一些手脚利索、干活伶俐的衙役,充实市舶司衙门。
这些衙役一字排开,整齐的站在刘全身后。
朱明远走下台阶,看着这些衙役。
这些衙役肤色黝黑,手上都是老茧,看上去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如果放在21世纪,这些衙役们可以说就是公务员级别的,只不过放在这个年代,他们也是下九流。
虽然看上去很威风。但实际上并不是官,是小吏。
给的薪水少不说,子孙后代也无法参加科举,如果你是衙役的话,那你的后代肯定也是衙役。
刘全招募这些衙役可费了不少功夫,这个年头,很少有人愿意来衙门做事。
“看上去还行,这样吧,这几天你带着这些衙役,教教他们该如何做事。”朱明远指着这些衙役,看向刘全。
“好!”刘全回道。
“少爷,那衙门中的书吏怎么办?衙门吏员朝廷可不会配备,市舶司衙门不比寻常衙门,算账、货物往来乃是常事,需要更多的账房书吏。
松江府没有那么多能写会算的人,想要在松江府招募到这些人,恐怕不容易啊。”
刘全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脸担忧的看向朱明远。
“这些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些人陛下已经安排妥当了。”
整个衙门当中,除过衙役这些不重要的职位之外,凡是有用的,几乎都被朱元璋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