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绅一体纳粮制度,还有日后将会推出的摊丁入亩以及火耗归公都会慢慢实行,把这些文人士大夫的牙齿给慢慢打掉,让他们以后再也无法嘤嘤狂吠。
二狗子完成了文渊阁的讲学。回到家后不久,拿起筷子还没有和公主一块吃饭,朱元璋的诏书就来到了门口。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圣旨的大致意思就是二狗子的文员格的课讲的不错,希望二狗子在同济门附近办一个新式学堂,规模不大不小,教导更多的人才出来。
二狗子有些发蒙,自己讲学就已经讲得够郁闷了,这下还要从老师升级到校长,这不是为难自己吗?
在宣读了法令后,官员将法令移交给了朱明远。
朱明远接过圣旨,与官员互致问候。
“朱大人,恭喜恭喜,现在您又升官了,朝廷说这件事情如果办的好的话,会给您更高级的品阶,不到30岁就做到从二品的估计满朝上下就只有您一个人了。”
二狗子笑着打了个哈哈,只说自己会升级,但是没说自己生什么关,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大人还没吃饭吧,一块进来吃点呗,我今天烧了青菜,糖醋排骨一块试试呗!”
“不,我得回去回复。我先回去。”
官员带着随行人员离开了。
朱明远带着圣旨回到大厅,坐在大厅的椅子上。朱明远严肃地看着手中的圣旨。
“这条圣旨恐怕和我送的奏折有关。老朱这样做让我觉得我必须扩大我的新式学堂的规模。
这可能不是一个机会。既然老朱这样做了,我们就要办一所新式学堂。
幸运的是,是老朱。如果后一位皇帝胆敢颁布这样的法令,恐怕内阁会第一个不同意。"
朱明远放下圣旨,走向书房。
此时,朱标也泄露了“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出风。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天底下全都炸了郭,尤其是那些当官和没当官的读书人们,当官的很难受,这以后都要干活,又要缴纳赋税了,那他们作为官员高人一等的资格去哪了?
那些还没有考上功名的秀才何已经考上公民的举,人们也不乐意自己拼命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减免赋税,不用干活,当个体面人吗?
好嘛!现在朝廷把这个优惠都取消了,那还有必要再当读书人吗?
朱标透露,“无论你是否是读书人,有没有功名之类,都要纳税。无论你是谁,做什么,都必须纳税。”
这一消息比朱明远之前力陈开海的消息,更具威力和爆炸性。
几乎所有官员都勾结在一起,奏折像雪花一样飞到了朱元璋的桌子上。
虽然我不知道是谁提出了这个建议,但无风不起浪。即使这不是真的,也不可能有任何想法,没有发泄,无论它是否是谣言。
周德刚不仅写了奏折,还亲自跑去见了朱元璋。
在御书房,周德刚面带悲壮,静静地跪在地上。
“陛下,万万不可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这会失尽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