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远带着写完的奏折来到了御书斋。
朱元璋坐在上面,看着朱明远写的奏折。
朱标站在朱明远的前面,问了一些事情。
朱元璋放开手中的奏折,看了朱明远。
但是,清洁土地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如果没有一两年的工夫,就很难清理直隶所有的土地。
朱明远说:“回到陛下家,税金的基础是土地。如果不弄清楚士绅名下的土地,就不能收取税金。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直隶所有的土地都不能被清理干净,但是不得不接受这个税金。
臣认为今年可以降低直隶农税,减少到平时的一半。根据臣的调查,这个税额比士绅规定的税额还低。
人人都有利益。既然依靠士绅们的名义支付很多钱,这些老百姓就一定会想办法收复土地。
当时,向各府县增派税务监督者,士绅阻止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平民呼吁。也可以监督税务”
朱明从远处咽下了口水,像下面这样说道。
“今年时间有限,所以要按照鳞片上记录的土地征收税金。但是士绅们也要缴纳自己家土地亩数的证明书。
后期,检查士绅的田数,如果田数正确,不追究责任。如果土地数量不符,实际补充数低于证明数,不追究。如果真实数量大于证明数量,将加倍处罚。
你认为这些事情在两年内可以完成。」
“说是要降低百姓的税金,但现在朝廷正在打仗。南方的北方不是太平。每年供给的军费数量很恐怖。为了降低税金,军费是从哪里来的?”朱标露出怀疑的表情问。
朱明远说:“殿下,陛下,这件事完全不用担心。
平民的税收下降了,士绅们开始纳税了。另外,向士绅征税的话,全部用白银换算。
这样的话,士绅们缴纳的税金就完全可以和平民少缴的税金匹敌,应该会更多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朱元璋不断地询问,说自己的疑问,朱标也在说自己的疑问。
朱明远一个一个地说明了两个人的疑惑,如果有不能说明的地方,三个人商量说明了。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过去了,一转眼就到下午了。
朱明远的方法虽然不完善,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时间是有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朱明远几乎每天都在御书房里,改进着朱元璋朱标和方法。
在数人的努力下,终于制定了“官绅一体纳粮具体的实践方法”
这个名字是朱明远定的,朱元璋以为这个名字很清楚,就决定了。
办法定下来了,就是直隶通令全境。
10月末,对直属14府各府缴纳的税额进行统计,如果该府缴纳最多的话,该府有可能享受免税政策。
同样,如果能早点提交的话,就更完美了。事实上,朱明远也想一次集官绅于一身来处理粮食。
但是,脚不能放大。脚太大的话,容易拉鸡蛋。
官绅不纳粮的规定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做这件事也要慢慢做。不要着急。太快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