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小店重新整修之后,吸引了更多的食客。食品安全有了保证,岳玲玲夫妻俩十分实在,别人家的包子皮多馅少,而岳玲玲家的包子却颇皮薄馅大,吃上上一口,唇齿留香,馒头也绵软甜蜜。不仅附近的人喜欢吃他家的早点,还有很多上班族特意开车过来买。
眼看手头的积蓄越来越多,岳玲玲打起了开分店的主意。熊大壮本来心思也有些活泛,但是考虑到以后熊岳还要上学读书,所以和妻子商量,暂时顾好这家小店,等店铺里的学徒可以独立运营小店了,他们夫妻俩就另寻地方,再去开店,岳欣然答应。
熊岳那时已经十几岁,虽然爸妈忙于工作,忽略了对他的关心。每天早上熊岳上学的时候,都是爸妈工作最忙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在一起吃过早饭了。懂事的熊岳知道,爸妈之所以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一家人的未来。他期盼着自己长大成人,与爸妈开开心心四处旅游的那一天。
不知不觉,熊大壮他们的店铺已经开了好几年了。熊岳和岳玲玲的乡下人身份也逐渐被人忘却,大家提起他们两个人,都会称赞两位老板待人真诚,实在。熊大壮和岳玲玲在街坊邻居间的风评极好,但是也免不得同行竞争。
熊岳他家这条街上原本只有两家早点铺,其中一家缺斤短两,而且服务态度极差,开了没多长时间就关门大吉了,只剩下熊家的早点铺一枝独秀。
同行竞争自古有之,熊大壮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别人如何诋毁,只要他和妻子保质保量的做好馒头。客人们心中的那杆秤究竟偏向谁?无需多言。
虽然熊大壮嘴上说着不在乎其他人竞争,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没谱。听说街上又开了一家店铺,偷偷去查看情况,回来以后对老婆和儿子说。“那一对小夫妻店里搞得富丽堂皇,看起来确实要比我们的店好看多了。”
“漂亮又有什么用,只有东西的味道好,才能吸引人。你老婆做了这么多年馒头,收益如何?你心里没数吗?”岳玲玲笑着调侃。
“我当然知道,老婆的手艺万里挑一。不会轻易被人比下去,可是那一些顾客不知道呀他们只想买便宜的东西,才不管味道怎么样呢。”
“那就让他们买去,咱们现在已经以最低利润销售了。再便宜一点,钱都挣不到,儿子以后的学费可怎么办呀?我们是做买卖,也不是做慈善。不能为了争强斗狠,就不顾未来的发展。”
岳玲玲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熊大壮却依然愁眉苦脸,他偷偷就去了那个早餐店几次,每回带来的消息都不一样。
他们家的粥免费喝,咸菜不限量。今天那个店铺又搞活动,办了充值卡,满多少赠多少。
夏季来临。那家早点铺把没有卖掉的粥摆了出来给过路的人喝。
熊大壮越来越焦虑,“咱们也来这条街上这么多年了,好像从来没给街坊邻居送个福利,要不这样吧,咱们也拿出点钱来表示表示?”
本来早餐就是薄利多销,利润低,也没有可便宜的空间了。岳玲玲和熊大壮在家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终于琢磨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