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如此做能得到的连环效应,可不只是这么一个,最重要的是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与大唐为敌的几个部落或者是小国,若是看到其他国家都奉唐朝为天朝,那他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到时就可以养精蓄锐,等国力强盛之时,便将其一一铲除。
“先生,那这强工业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重视那些手艺人工匠,什么石匠泥匠都可以通通用起来,包括木匠。”
“可能在平常人眼中看来这些人不务正业,但是他们所做出来的东西确实能为民之所用,对这些匠人进行赏赐,并且让其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做下去。”
“整个大唐只是北方受到了严重的洪灾,而他们便可以到其他三个地方去做生意,甚至去教出更多的匠人,如此一来百姓们手上多一份手艺,自然也不会为粮食而发愁。”
“况且若是重视匠人,等到战争一触即发之时,这些人也能够大有作为。”
李纯说完这一些话之后,众人醍醐灌顶。
知道百姓们虽然以种粮食为生,但是必须手上得有一技之长,因为只有这样国力才能一直强盛,即便遇到天灾也不至于落到国破家亡的地步。
不仅是百姓,就连官员若是手上有一技之长,哪怕是被辞官,也能够在这个世界生存。
“先生所说之言句句在理,只是先生您所说之法,实在太过超前,我怕陛下会有所顾忌。”
有所顾忌!
开什么玩笑。
李纯知道大唐的历史也知道大唐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开放的一个朝代,也是因为如此,大唐的国力才是最强盛。
他现在所说的这些办法就算他不说出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会有人说出来。
而且李世民也会一一实施,不然历史上恐怕就没有那么强盛的大唐了。
更何况李纯生知李世民的性格,李世民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大一样,虽然生性多疑,但是只要是为百姓好的,李世民都会不惜代价去做。
因为李世民必须得做的比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都要好,才能得到世人的称赞,如若不然玄武门之事将会是李世民这一辈子过不去的坎。
而且稍有不慎又将会形成天下大乱,群雄鼎立的局面。
所以李纯敢断定,只要他们回去之后把计划说出来,李世民肯定会采用。
之后是秦琼打开了第三个锦囊,锦囊里只写着一个字,买!
买什么呢?当然是一切能够升值,并且能够存放时间长的东西都买。
本来朝廷和民间的商铺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但是若朝廷出手,把一些有用的东西全部收集起来,到时国库充盈时可以放低卖给百姓,百姓会感恩戴德,国家有难时可以把价格调高,又能够让国库再一次充实起来。
在李纯心里,他并没有把这大唐的天下以及朝廷看作是一个王国,而更像是一个公司。
虽然在二十一世纪李纯只是一个小职员,但他深知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公司都必须具备粘性和弹性。
若是把整个大唐比喻成一个公司的话,那大唐只要具备了这两点,就能国力不衰,并且蒸蒸日上,因为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