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肃朝堂也只是个刚刚开始而已。
接下来,秦浪又对商贾动起了刀子。
他即刻下旨,要收交易商税,而且这税费还很不低。
这一下,全国都炸开了过。
自古以来,他们什么时候听过做生意还要交税的事情?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本就是最低的,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他们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碎银几两。
那些成规模,大一点的商人,又有多少是背地里有朝廷官员做撑腰的?
甚至可以说,有很多的官吏自家都在养着商队和钱庄。
秦浪这一刀下去,可以说是直接砍在了他们的大动脉上。
于是,各种奏折在他面前飞舞零乱了。
但,秦浪硬是一张奏折都没看!
他直接成立了两个衙门,一个是由太监牵头组成的,名叫东厂。
另一个则是有侍卫组成的,名叫锦衣卫。
这两大实力互相制衡,又互相帮助,一同监察天下。
如果有什么人敢在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那他们就会直接出手,不死也得弄他个半残。
一时间,士商两道无不哀嚎,直呼无法存活。
但,这样一来,平头百姓们的好日子可就到了。
因为交易商税的出现,朝廷国库瞬间就充盈了,于是秦浪便大幅度减小了农耕税。
什么乱七八糟的税项全被他撤销的一干二净。
农民的家里开始能积攒下余粮了,逢年过节还能买来些鱼肉改善伙食。
对于最底层的老百姓来讲,这样的生活那可是前所未见的,就连做梦都不敢想象还能有今天。
但,这也仅仅是个小小的开始而已。
很快,秦浪的第三道圣旨又传了出来。
这一次,他直接拿着收来的交易商税,开始搞起了私塾。
他安排,务必在每一个村屯都建造一个不小于可容纳十人的私塾,教书先生的月银都由朝廷来出。
在每一个县城都要建造一个可容纳千人的大私塾,那里教书先生的月银朝廷担负一半,另一半中的一半有当地县衙门出,剩下的一小点由孩子的家长出。
这件事一出,百姓们全都是一片叫好声。
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有了学上,上了学就知道了更多的事情,也懂得了更多。
他们的孩子将来也会更有出息了。
这一道旨意无疑是会让百姓们为之疯狂的。
这一日,无数的百姓在街上跪拜,他们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秦浪这一举动,无疑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他让寒门子弟有了出人头地的希望。
但,他做的这件事也触动了很多世家的利益。
因为自故意来,读书都是一件很高雅,很难得的事情。
只有少数有钱有权家的子弟才能参与在其中。
世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学习读书的权力,所以朝廷需要人才就离不开他们。
他们的子弟也总能在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天下的人,人人都能读书了,那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国家不缺人才了,他们这种世家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昏君!”
世家怒了。
他们开始联合起来进行反抗,一时间天下烽火连烟,他们用着自己的方式来逼迫秦浪退步。
但,秦浪的做法,比他们想的更加疯狂。
面对世家带来的各方面施压,秦浪不仅没有半步退让,反而是再次下了一道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