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事关锦衣卫,朱元璋的眉头瞬间拧成一团,眉宇间满是隐忍。
李善长注意到朱元璋的神情变化,心中微微有些担忧,但却并未开口,帮锦衣卫辩解什么。
不等朱元璋开口,朝班之中,便又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参奏锦衣卫!”
朱元璋闻言,强压怒火,问道:“你参锦衣卫什么?”
那人答道:“臣参锦衣卫指挥使、齐王朱榑,放任手下、肆意妄为,无端抓捕大臣,搜查名士家宅,有辱斯文、败坏朝纲!”
这几句话一出,事情似乎变得更严重了。
朱元璋脸色越发凝重,手指扣住龙椅扶手,几乎快要克制不住。
若是平时,朱元璋对朱榑必然是信任的,可偏偏昨天锦衣卫那边,毛骧才传回消息,将朱榑是如何承办蓝玉一案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他。
此刻在朱元璋眼里,朱榑分明是消极怠慢,不愿好好办差,所以真的出来什么错漏,也是有可能的。
而这些错漏若真的坐实,还牵扯了文人名士,朱元璋这个皇帝,便也很难保住朱榑。
要知道,从他还是吴王时,因为出身等缘故,想要招揽文人谋士,便很困难。
所以后来,朱元璋才会不断设法吸取人才,甚至不少人只是秀才,也能授官。
到如今,读书人的地位,特别是有名望的读书人的地位,在大明是与日俱增。
大明朝廷好不容易才在文人士子心中,建立了一些威望和好感,朱元璋自然不会容忍,有人去败坏他。
然而还不等朱元璋确定要如何处置此事,大臣之中,又有好几个走出来,几乎都是控诉锦衣卫胡乱抓人,以及朱榑管理无方的内容。
这一幕,让李善长不禁想起了数日之前,他吸了口气,希望朱榑会早有准备,否则今日这事,只怕难以善了。
就在朱元璋依旧为难,不知该如何处置此事时,朱榑也已经到了锦衣卫衙门。
此刻的衙门里,因为毛骧早通过气,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待朱榑到来。
见朱榑到了,蒋遵赶忙上前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