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朱棣的不屑,朱标心里,却是颇觉压力。
他此前的表现,已经让朱元璋有了不快的感觉,方才朱元璋的话里,又暗含深意。
若是朱榑表现不佳也就算了,偏偏如今他又一次取悦了朱元璋,这令其怎能安心?
朱元璋道:“好啊,说得好!若非这话有谄媚阿谀的嫌疑,咱真想将他誊录下来,传到前殿,让百官都听听,都学学。
免得日后一个个落得身陷囫囵,却仍觉得冤枉。”
朱榑闻言,赶紧回应:“父皇明鉴,人生在世,岁月悠悠;
虽说有惜时如金的典故,可说到底,人生却也有几十年的光景。
这前十年是孩童,后十年是老朽;所剩的,大好岁月,其实也不过二三十年,至多不超四十年。
可即便如此,想要真的看见一个人的一生,却仍旧不易。
故而儿臣觉得,人生于世,欲观一人善恶忠奸,在看其行迹,而不在其心。”
朱元璋闻言,心中颇为惊喜。
他可没想到,朱榑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哪里知道,朱榑这话,已经准备了许久,只为防止,今日一众皇子,会当着朱元璋,对自己发难。
他自己的记忆里,以及感觉之中,对朱标有着极强的感情,他自然有理由相信,其余诸王,也是一样。
近些时日,外界都在传言,自己要和太子争夺储君之位,一众诸王又怎能没有耳闻?
所以他自然得给自己多寻些筹码,才能自保。
只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表现,对于诸王来说,反而是一种敌意和威胁。
此刻诸王看着朱榑,心中各怀心思,可更多的却是敌意。
朱标趁着朱元璋还没开口,赶忙说道:“真是没想到,七弟年纪不大,可眼界却是极好的。
这点上,为兄也要自愧不如啊!”
朱榑闻言,心中只觉得一阵无奈,犹豫半晌,却也不知该如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