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视了一圈众人后,见无人出声,萧尚径直朝着殿外走去。
“既如此,退朝!”
两个时辰后。
京城内的一座寺庙外。
铛.铛.铛.
悠扬的钟声徐徐传来,萧尚站在寺庙前,抬头看着匾额上的北禅寺,阳光在身后投射下一个黑色的倒影。
“陛陛下!”
一旁,路过的僧人瞧见了萧尚,愣了一会后慌忙跪倒在他的身前。
不消片刻,整个寺庙内的僧人都恭敬的跪在了北禅寺的门前。
“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齐的声音传入萧尚耳内。
他点了点头,走到了北禅寺的住持身前。
“大师。”
萧尚弯了弯腰。
“不敢。”
住持慌忙上前搀扶,“不知陛下前来,所为何事?”
“是这样。”萧尚拿出了一张画像,“大师可知道,此人现在何处?”
“这是.?”
住持看着画像,面露疑惑。
这时,一旁的僧人上前耳语几句,他顿时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陛下,您想找出尘是吧?请跟老衲来。”
说着,身后的一众僧人让开了一条路,住持带着萧尚走入了北禅寺内。
北禅寺,清根殿。
“陛下,出尘便在此殿内清修。”
住持伸出手臂,指明了方向后,便率领了一众和尚先行退下,只留下萧尚一人站在清根殿前。
“咳咳。”
萧尚轻咳一声,随后推门而入。
面前,乃是一尊大鼎,几根香烛散发着袅袅炊烟。隔着香烛,所见是一名白须如发的老僧,正对着面前的佛像诵经。
“王爱卿。”
萧尚轻轻叫了一声。
顿时,对面的僧人浑身一颤,手中敲打的木鱼也停了下来。
他缓缓回头,见是萧尚,却只是礼貌性的点了点头。
“贫僧法号出尘,陛下您找错人了。”
“没有错!”萧尚摇了摇头,开门见山,“王爱卿,明人不说暗话,朕这次前来,就是希望您能够重新出山,助阵一臂之力!”
“阿弥陀佛。”
出尘叹了口气。
“陛下,请回吧。”
“赵延已经几乎控制了大建的朝堂,相互之间牵扯众多,绝非你一人能够铲平处理的。数年前先皇试过,他失败了。这次,换您也是一样.”
“不一样!”
萧尚打断了他的话,目光如炬。
面前的这名僧人,曾经就是自己老爹的吏部尚书王耀,那可是当初闻名全国的大儒,能够跟赵延掰一掰腕子的狠人!
可惜,随着赵延的势力越来越大,王耀对大建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了出家为僧。
这次,自己的科举制要想实行,王耀是最佳人选!
“王爱卿,朕知道你对朝廷已经失望透顶。”
“朕也是如此!但现在,我这有一份详细的计划,能够将这大建拨乱反正,你可愿意协助朕?”
说着,萧尚将怀中早已准备好的纸张递到了王耀的面前。
上面,正是写的科举制的详细内容!
兴许是为了给皇帝一个面子,王耀拿起纸张,漫不经心的看着。
可随着内容的深入,他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正襟危坐,面色震惊,额头上更是冷汗直流。
直到最后,王耀整个人的身子因为剧烈的激动而颤抖!
“陛下!”
看完后,他颤颤巍巍的站起身。
“陛下真乃天纵奇才!”
“请受老臣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