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延在朝堂上,他还有很多的事情,不好去做啊!
官员中已经有不少人得知了今天京城中发生的事情,众人议论纷纷,都在讨论皇帝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户部的左右两名侍郎则是鼻观口,口观心的站在一旁,赵延离开了朝堂,留下他们两个给皇帝使绊子。
这一次的俸禄危机被萧尚用毛良义的家产给填补上了,可他们接下来还是有一套连招的,比如说军队的战马要替换,武器也要替换,还有新式武器的研发,某地需要赈灾。
这都是需要钱的,就毛良义那点家产,他们就不信,皇帝的存银,能够应付的过来。
今天上朝,他们就是来准备找麻烦的。
其他官员们显然都明白这一点,明白赵延和皇帝的争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因此明面上都不敢靠近两名侍郎,至于私底下会不会有接触,那就不好说了。
凌桐站立在武将之首,他同样闭着眼睛,巍然不动。
如今做为监察史和禁卫军首领,他的地位超然,真正的实权派人物,只不过赵延的朋党众多,没多少人跟他亲近。
如今凌桐的身边,多是一些自己早年间的旧部,他们在军中爬的位置并不高,话语权自然也就小。
军中还有着一部分人则站在中立的位置上,他们大多都是李年的旧部,自从李年被抓之后,这些人便开启了隔岸观火模式。
不帮皇帝,也不帮赵延,总之,李年被抓了,他们很生气。
可以说,武将集团分为两派,而凌桐虽说如今是武将之首,可手中能够动用的力量并不多。
文官集团都以赵延为首,敢不听话的全部都被他赶出了朝堂,剩下的人想要留下来,哪怕是心中不爽,面上也不敢反驳什么。
这就是如今的朝堂,凌桐很佩服陛下的手段,短短时间内,就将武将派系全部拿下。
至于剩下的文官系统,也会在今天,被分解开来。
他注意到,已经有不少的文官注意到了皇帝的变化,心思开始动摇,他们本就不喜欢赵延,之前只不过是没办法而已。
“噤声。”有太监站在朝堂上喝到。
顿时,所有人都没了声音,这意味着皇帝要出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下跪。
带着朝天冠的萧尚淡淡的挥挥手:“平身吧。”
户部两名侍郎对视了一眼眼神,正准备出班奏报,继续逼迫皇帝拿钱,就听到萧尚幽幽的声音响起。
“朕今天很不开心啊,户部的秋赋一直没办法收上来,国库空虚,如今官员和军队的俸禄,都要从朕自己的腰包中出,现在后宫妃子们的裙子甚至盖不住脚面,朕也变穷了。”
百官为之一愣,皇帝上来就诉苦,说自己多不容易,这是什么意思?
明明你今天还在大撒币好不好,一天五百两,够做多少条裙子了?
“户部掌管国库,你们给朕解释,为什么秋赋还没有收上来,导致俸禄无钱发放?”
两名侍郎差点被背过气去,你还好意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