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效果与糯米石灰浆比起来究竟孰优孰劣。”
在外行军打仗多年,李世民自是对修筑工事了若指掌,经过李泰这番由浅入深的讲解和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二人的实操过后,便也明白这水泥的大致原理和作用了。
“优劣如何,还是先由儿臣带父皇参观一下水泥的具体制作过程吧。”
“至于有没有糯米石灰浆好,相信看过之后父皇心中便有判断了。”
听到自己老爹竟拿水泥和那糯米石灰浆放在一起比较,李泰不免翻了一个白眼,表达了下心中的不屑。
虽从水泥和糯米石灰浆的粘性上来说,后者倒也算不错了。
可也仅仅只是不错而已,若论及强度的话,这糯米石灰浆和水泥两者压根就没有可比性好吧!
而且这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水泥的制作成本非常低,原材料到处都有,随取随用。
而李世民口中的糯米石灰浆,顾名思义这必须要使用到糯米,这可是粮食啊!
粮食的重要性,对于农耕文明的大唐王朝来说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李泰将李世民直接带到了延康坊制作水泥的工坊当中,并为其讲解,道:“水泥的制作过程共分为生料和熟料这两部。”
“生料是指将石灰石,黏土,铁矿粉按照一定比例磨细混合制成生料,然后进行煅烧。”
“而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再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成粉,按比例混合就制成水泥了。”
“只是将熟料和石膏磨细成粉,就可以制成水泥了?”
“真有这么简单吗?”
听到这,李世民都有些难以置信了。
他实在是难以想象,如此重大的发明,其生产步骤竟如此简单?
“这制作水泥的流程虽听起来简单,但其中难点关键是在于石灰石,黏土,铁矿粉的比例和煅烧生料的温度这两点。”
“这两个关键步骤,但凡有一样出现少许差池,那都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到最后收获的也只是一炉废料罢了。”
听到这,李世民也是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瞬间就明悟了自己儿子想表达的意思。
国之重宝,岂可传夷狄!
无论硫酸盐造纸法,曲辕犁还是活字印刷术,亦或者是现今摆在他们父子二人面前的水泥。
以上这些,无一不是大唐王朝最不可外传的国之重宝,是绝对不能轻传的!
李泰可以不借用这些重大发明去谋取一己私利,但在这当中的核心科技必须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更准确来说,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如果要是传给四夷各族,那这只会让敌人的碉堡更坚固,敌人的工事更难攻,对大唐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但若水泥这项技术被大唐朝廷给牢牢掌控,所有运营皆归国有运营的话,那和大唐书院类似,用不了多长时间,在大唐的各州,各地都开始兴建水泥作坊。
这从民用的角度来看,极大有利于大唐铺设道路,房屋,建筑建设。
而从军事上的角度来看,那水泥在修建工事,加固城墙,碉堡等方面来说,相较之前自能产生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