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内。
一家十字路口的茶馆中,身穿月白色棉袄的年轻儒生满脸激动的站在茶馆中间对着四周的百姓大声说道。
“莫愁湖畔的白鹿书院,我早就听说里面的先生,他早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了,之前在三山街的时候就敢辱骂社学先生,如今傍上了燕王和徐国公,竟然在莫愁湖畔开起了书院。”
他顿了顿,端起手边的茶水猛灌了一口,继续梗着脖子说道。
“里面教的也不是什么正经知识,咱们考科举用的四书五经里面一点也不教据说,整天教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而里面的学生,年龄都才十岁左右,他们的父母受了书院先生的蛊惑,把孩子们送进去去学这种东西,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围观群众当中有人曾经看见刘宇驾驶热气球飞腾在金陵城的上空,此刻看书生如此贬低书院,忍不住开口问道。
“可是前段时间这个书院的刘先生还驾驶着热气球漂浮在金陵城的上空,如此腾云驾雾的手段,歧视寻常人能够做得到的孩子们在里面学这些东西应该也不算误人子弟吧,最起码以后能有个立身之本不是吗?”
年轻儒生看见有人竟然替书院说话,眉头一条扭头望着说话之人,恶狠狠的说道。
“我等读书之人自然要读圣贤书走科举之路,那书院整天教这些奇淫巧技,我看呀,早晚有一天八成是要造反!”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在场所有人赶紧闭上了嘴巴,没有一个人敢替书院说话,低着头默默喝茶。
年轻儒生看见没人反驳,脸上不禁露出了得意之色,却全然没有发现自己刚才所说的话,已经被坐在角落里的密探全部记录了下来。
大明皇宫。
密探毛骧将最近关于书院的事情细细记录下来,他将皱奏折到朱元璋的桌子上,自己恭恭敬敬的站立在一旁听候差遣。
朱元璋一目十行,看完之后默默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怒,淡淡的开口问道
“儒生们现在行事竟然如此猖狂,朕前一天刚给书院送去牌匾,之后便有人抨击这是对着朕来的吗?”
御书房之内鸦雀无声,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
朱元璋似乎也不准备从这些人身上得到答案,他低垂的眼皮慢慢睁开,望着毛骧问道。
“面对儒生们的抨击,书院现在是做何反应?这个刘宇有什么举动没有?”
“回陛下,没有,书院好像对这件事情似乎并不关心,刘先生每日教导学生格外忙碌,对于这件事情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