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在台下的小风波却并未影响到台上说书的那老者。
“话说在那东南海之滨,有一座孤寂小岛,名为宝岛。虽被以宝岛之名冠之,但岛上物资却并不丰饶,岛民生活亦是一贫如洗。”
徐鹏举原本兴趣缺缺,只是那胡姬实在令人倒胃口,便想来这里打发打发时间。
可乍一听,却发现这故事背景竟是在宝岛。
徐鹏举顿时来了兴致,若是这故事里存在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治理宝岛的线索,便不虚此行了。
老头虽然长相不好看,但声音却是不错,若是不看他的脸,还是十分有代入感的。
“可如此贫困的小岛,却引来了红毛番人的觊觎!他们抢夺岛屿,掳掠人口,驱赶岛民!”
“原本便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岛民此时已面临绝境!他们逃往闽地,却无一人愿意施以援手。”
徐鹏举听着听着,不由眉头皱起:怎感觉这故事那么熟悉!
随后,那老头又是一通叙述,将徐鹏举为难民出头,怒骂巡抚,又于海上击溃红毛番的事情大夸特夸了一遍。
其语言之夸张,词藻之华丽,让作为当事人的徐鹏举听了都一阵怀疑: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徐鹏举尚且如此,那就更别说那些听书的百姓了。
他们流着泪感慨道:“徐世子乃真英雄也!”
就连一旁的孙义,看向徐鹏举的眼神之中都产生了些崇拜。
“这老头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这口才确实了得!”徐福感慨道。
就在此时,徐鹏举忽然察觉一股热气自肺腑升腾而起,自己的境界也有了些松动。
抬头四望,徐鹏举顿时明白了。
那老头的说书让听书的那些看客对于徐鹏举产生了尊敬仰慕之情。
于是家传功法便被动的吸收了这些情绪,徐鹏举的内劲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徐鹏举不由遐想:若是让这老头在全大梁巡回演说……
不成不成!传说之所以是传说,便是因为少有人能够办到。
若是徐鹏举让这老头将自己的事迹夸大了传遍大江南北,那么人人都知道了,这些事迹也就没有了那种惊艳感,无法激起人们的情绪了。
摇了摇头,徐鹏举带着两人回到了魏国公府。
回到府上,徐福便被徐鹏举派去难民营帮忙了。
“你这一路上欲言又止的,在想什么?现在此地就你我二人,便说说吧!”徐鹏举看着孙义的那张脸,努力让自己保持严肃。
“世子殿下!在下以为那徐福并非良人,世子不应将他时刻带在身边!”孙义一咬牙,便说了出来。
“你认为我会听你的?”徐鹏举笑得意味深长。
“不,无论世子听不听劝,我都是要说的!”孙义这般道。
“为何?”
“因为属下以为,那徐福会给世子带来麻烦!扯世子后腿!”孙义表达得很直接。
“我知道,徐福固然贪财好色!固然时常没有脑子!”徐鹏举缓缓说着。
而一边的孙义也跟着点头,神情愤愤。
“但徐福他忠心,他不仅听得我的话,而且回去为此做出改变。纵然平时惹是生非,但他也从不在大事上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