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毕竟此举有利用国家机器的嫌疑,杨杨还是担心道:“我们这般做,会不会让陛下不高兴!”
徐鹏举微微一笑,摆手道:“你且放心,陛下不会如此小心眼的!而且日报创办以后,也能为大梁办更多的实事!”
……
“这小子!”徐鹏举的那番话通过锦衣卫一字不落地传到了梁皇的耳中,他不由失笑。
确实,白日的那份日报,虽然那奇闻属实离奇,没有什么真实性,但另外两项,无论是实事还是伸冤,这两个板块都能有其用途。
就比方说,那一冤屈,通过登报,让梁皇有理由名正言顺地查清楚朝堂之中的那些腌臜事。
也变相地削弱了朝中的各个党派,增强了梁皇的权威!
而实事这种有选择性的刊登方法,更是能够让看到报纸的百姓对于朝堂产生更多的信心。
次日,大梁日报第二期发表,昨日的奇闻、实事、伸冤三大板块并没有变化,只是内容与篇幅有一些调整。
而除此之外,报纸又增加了一个版块,公示了昨日冤屈的清查情况和处理结果。
“这大梁日报是何方神圣?我苦苦伸冤数载而不得,今日竟一朝得雪!”一人在激动之余,也不由对大梁日报的后台产生了好奇心。
“能有如此影响力,当今天下怕是也只有一人吧!”另一人感慨道。
“可是我听闻,那日报的主编乃是杨大人孙女!”
“这就是你见识短浅了!几凑近些,我告诉你。”另一个人神神秘秘地说道。
听同伴似乎有隐秘消息,那人也是听话的凑过耳来。
“我那在朝堂当值的小舅子昨日回来,很是惶恐,因为锦衣卫的所有卫士,全部出动了!”
听闻此话,那人一惊:“便是那检查天下的锦衣卫?”
“我们大梁难道还有第二个锦衣卫?我怀疑,那杨家女只是因为杨大学士深受陛下恩宠,才会被授予这一职位,而日报背后的,一定是陛下!”
“既然如此,往后我可要每日购买日报了!如此也能揣摩圣意!”
“同去,同去!”
……
像是这般的猜测,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民间已经普遍认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动用如此势力的,也只有陛下了,而报社的背后,可能站着的就是陛下本人!
只是只有朝堂中人才知道,那报社的背后,所站的实际上并不是陛下而是魏国公世子!
此次陛下出面,只是为了减小这一事件的影响,这才动用锦衣卫为这帮臣子平冤昭雪。
这番误会,却是同那帮士子被平反的消息一起传遍了整个京城。
日报的销量亦是急剧上涨,就算是不识字的平头百姓,也会买上一份,去到茶馆请识字的说书先生讲上一讲。
梁皇虽然知道此事,但他并不会主动站出来澄清此事。
毕竟日报办起来以后,也能成为他手中一柄无形的利剑,替他处理一些大梁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