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屠刀一下,人头滚滚。
而高丽虽然反对,但毕竟大梁乃是天朝上国,即便是李岩也没办法违背天兵天将的意志。
而另外一边,在海上战场,局面也被打开。
不过在这里打开局面的倒不是大梁的“天兵天将”。
而是高丽一个名为李舜臣的大将。
此人乃武状元出身,后又在各地当值。
在东瀛进攻高丽时,他身为水军将领,带领着部下研发了一种船只,名为龟船。
所谓龟船,外形像是乌龟,不过其功能却颇多。
因为倭寇海战主要是先以火力覆盖,鸟铳射击杀伤地方甲板上的士兵,随后便操船靠近,船员跳上甲板进行砍杀。
这一套在寻常海战之中屡试不爽,可当面对龟船时,却好像是遇上了天敌。
龟船的构造像龟,根本没有甲板可言,其背部以铁皮包裹,又安装有众多的尖刺。
而单单这两个构造,便瓦解了倭寇的绝大部分进攻。
因为没有甲板的存在,而船员又都在龟背之下受着庇护。
所以倭寇除非将“龟背”击穿,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杀伤龟船上的高丽士兵。
可铁皮包裹的“龟背”根本就不是寻常鸟铳可以击穿的。
另一方面,倭寇的另外一个攻势:登船杀敌也根本没办法奏效。
因为“龟背”上满是尖刺,根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强行跳上去唯有被贯穿杀死的一种可能!
仅仅凭借着龟船的“龟背”,李舜臣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但不仅如此,李舜臣还拥有反击手段。
便是那“龟首”龙头。
龙头之上安装有大口径的火炮,近距离一炮下去,足以让敌方的船舰重伤。
便是凭借着龟船以及自身的指挥才能,李舜臣在大海上建立了优势!
半年过去,无论是海上战场还是陆上战场,东瀛都已经显现出颓势。
然而大梁这边的气氛却并不怎么用。
“如何,可有缴获粮草!”李如桢对着刚刚出征回来的弟弟李如梅问道。
李如梅失落道:“那倭寇,出兵高丽根本就没有携带粮草。一应补给皆是烧杀抢掠所得。我军攻破城池之后,发现城内补给已所剩无几了!”
听了这话,李如桢顿时有些失望。
毕竟从大梁运输后勤物资来到高丽也不现实,
虽然初期这么做可行,但一旦时日良久,会耽误国内农耕,而朝廷亦要之处大量的开销。
除了粮草的成本以外,更高的是运粮成本。
而高丽国早已被倭寇糟蹋,战火遍野,也没办法为大梁的兵马提供粮草供给。
如此一来,大战每持续一天,大梁便会多支出众多白花花的银子!
这打的那里是仗啊!这是在扔银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