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世族林立,大多都是自魏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人法之后,逐渐崛起的大族。
其中尤以底蕴深厚的五姓七望最为势大,自成一脉。是唐初门阀世家中的魁首。
由此可见,博陵崔氏,那是魁首中的魁首,仅次于皇族所在的陇西李氏。
这样的家族,李二能不忌惮吗?
与这样的家族扯上关系,是福是祸,那还真不一定!
要不要与博陵崔家取得联系,那都是崔莺莺的事。若是莺莺一心想要认祖归宗,孟凡觉得也无可厚非。
当大族的女婿,虽然有些风险,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何况在他的记忆中,有唐一代,李家也没对什么大族真动过手。除非这些大族异想天开,想要把李家踢下去,自己当家。
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这本来就是孟凡的本性。不然他前世也不会作死去吃河豚。
当个门阀世家的女婿,还不是信手拈来?
马车一路朝长安急驰,所有人都归心似箭。
两天之后,一回到长安,崔莺莺就迫不及待的催促孟凡,尽快去打听那位李尚书的消息。
刑部尚书官居二品,是一部的主官,打听起来十分容易。随便问个对朝事多有关注的小吏,都能一清二楚。
只是令孟凡感到惊讶的是,如今这位刑部尚书居然是威名赫赫,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将李靖。
上次在宿国公程咬金的宴会上,他并没有见过这位传奇名将,还在心里兀自纳闷。
后来回去仔细一想,才明白过来。如今才是贞观二年,属于李靖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呢。
孟凡知道,李靖是自李世民登基以后,才真正迎来他人生的高光。灭突厥,平土谷浑,使大唐的疆域差点扩张了一倍有余。
若再加上他早年随同赵郡王李孝恭荡平江南之功,可以说大半个大唐,都有李靖的功劳。
他早年的功绩,更是丝毫不输于那些开国的国公们。
只因为他一直身为李唐的嫡系,早先又隶属于赵郡王李孝恭麾下,被李孝恭的功绩所掩,因此直到太宗李世民登基,他才只封了个开国县公。
李二登基之后,有心栽培嫡系将领,征突厥,灭土谷浑,都以李靖为主将,才让其真正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走上人生巅峰。
后来,李二以年迈之躯,打算征伐东边的高句丽,还亲自去找过李靖,那时李靖已经七十八岁高龄,卧病在床。
李世民对李靖说:“你南边平了吴会之地,北边灭了突厥王朝,西边又扫平了土谷浑。如今你只有东边没去过了,咱哥俩一起去东边,灭了高句丽如何?”
李靖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说道:“臣自从跟了陛下,才做了点小事,您要去东边搞事情怎么能少了臣,臣的病立马就好。”
李世民出门一问太医,太医摇摇头说:卫公恐怕到不了高句丽,就要升天。
太宗于心不忍,就没有带李靖玩,结果,这回征高句丽就没打下来。
孟凡很好奇,这样战神级的人物,到底长什么样。更何况,他还有个和他一样,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婆,红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