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虽好,李某却以为,暂时不要加入军粮序列,才是上策。”李靖忧心忡忡的看向孟凡。
孟凡觉察出李战神是乎话中有话,好奇的问道:“李尚书何出此言?”
“今日陛下在临湖殿中对李某说,两月之后,要让你生产二十万担份额的军粮。期限是三个月,若三个月内不能完成,提头来见。恐怕陛下的旨意随后就到,所以李某以为,军粮品种越是单一,才越容易制作。”
李靖平静的说完,双眼盯着孟凡,很想看看,丰县男到底会有什么表现。
一般人若是听到这种事关生死的大事,非急得跳脚不可。
可孟凡却云淡风轻的笑了:“大喜大喜,孟某的工厂,再有一个多月便可投入生产。倒是刚刚好,接上陛下的订单。三月之期,已经很宽限了。下次你见到陛下,替我多谢陛下的美意。”
“丰县男,你是乎有所误解,那可是二十万石,限期三月完成。”李靖吓了一跳,不敢置信的瞪着孟凡。
孟凡笑道:“没错,二十万石,期限三个月。比我的预想还要宽泛一些。”
李靖脸都绿了,心想莫非这丰县男有仙术,会道法?
那可是二十万石粮食,能生产多少块压缩饼干啊。就凭那些小小的压缩机,得请多少人手?五千,还是一万?
请那么多人,能挣钱吗?
陛下给的工价虽然不低,应该也容不下这么多人的工钱。何况这些人还要吃喝,也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若丰县男权衡利弊,酌情用人,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完不成陛下交付的任务。
难道说,丰县男不准备挣钱,只想替朝廷分忧?或者干脆拿自己的家财,补贴朝廷?
李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孟凡要怎样才能做到即把钱挣了,又不超过期限。
到那万不得已的时候,少不得赔钱也要生产出来,毕竟保命要紧。
“我观李尚书是乎对孟某工厂的生产能力颇为怀疑。下月初九,孟某的工厂便可投产,届时孟某想邀请李尚书前来,为工厂剪彩。同时给李尚书讲解一下,何为流水线作业。”孟凡不以为意的笑道。
李靖却一头雾水。
“何为剪彩?何为流水线?”
孟凡蓦然想起来,这个时代还没剪彩这种仪式呢。因此解释道:“剪彩是我老家的习俗,也就是新店开家的一种仪式。至于流水线吗,到时李尚书一看便知。”
“好,李某等着看你的流水线。”李靖拍了拍孟凡的胳膊,便告辞出了孟家酒楼。
看丰县男如此表现,他忽然心下大定。
送走了李靖,孟凡骑上马,带着孟从虎,便匆匆出了长安城,朝灞上原赶去。
今日,是工厂房屋上梁的吉日。
他必须赶过去,亲手为巨大的梁柱绑上红绸,寓意工程顺利,百事顺遂。
这是如今这个时代,施工队必须要举行的仪式,若是没这道仪式,工程便不能竣工。
孟凡入乡随俗,少不得借此机会慰劳一番施工团队。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勤恳工作。
这个时代匠人精神十分可贵,百工们基本上都是世代相传,十分看重自己的名声。
因此,工程建设根本不需要主人去催,都能高质量的完成。至于速度,因人而异。